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7月28日” 定为 “世界肝炎日”。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病毒是引起肝炎最常见的原因。其中,乙肝病毒是大众最熟悉的肝炎病毒,但另一种和乙肝病毒一样,对肝脏有极大健康危害,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病毒——丙肝病毒,却不被大众所了解。
“丙肝,相较于乙肝,具有更广泛的传染性,疾病也更为隐匿,早期无任何症状,一旦临床症状明显时可能患者已经到了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的程度,且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医学科主任医师潘兴飞介绍。
世界肝炎日,了解最常见的两种慢性肝炎——乙肝与丙肝。
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肝炎病毒潜伏多年,却一朝可致命
36岁的王小姐五年前查出了“乙肝病毒感染”,被确诊为“慢乙肝”,但因为身体没有任何异常,当医生建议她服抗病毒药控制慢乙肝时,王女士十分抵触。但一年后,王女士再次体检,结果已经显示“轻度肝硬化”。
51岁的陈先生平素身体看上去十分硬朗,也常年保持健身的习惯,完全不像“有病人士”。但突发“消化道出血”,止不住的呕血,一查才知道已经“失代偿期肝硬化”,而起因正是——丙肝病毒感染。
“慢性病毒性肝炎被称作‘沉默的杀手’,无论是慢乙肝、还是慢丙肝,感染后肝脏的病变进展比较缓慢,有些10年、甚至20年可能都没有身体异常的症状。”潘兴飞解释,这也是大多数慢性肝炎患者即便知道自己感染肝炎病毒,也可能拒绝长期服药、长期干预、定期复查的原因。
“我没什么不舒服啊,医生你为什么让我吃药,”潘兴飞说,门诊很多慢乙肝、慢丙肝的患者的话让潘兴飞十分无奈。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是怎样的过程?
潘兴飞解释,肝脏就像人体的“过滤器”,肝细胞可以过滤掉血液中对人体可能造成损伤的细菌或其他有害物质。但在肝炎病毒的侵犯下,肝细胞会受损,丙谷转氨酶因受损而释放,所以很多人体检的时候如发现“丙谷转氨酶”指标异常,可能提示肝脏有炎症。
但另一方面,肝脏是所有器官中最“皮实”的一个,肝细胞受损后,会自动修复,但如果肝炎病毒反复侵犯、长期活跃,那么肝细胞就要不停重复“损伤-修复-损伤-修复”的过程。“长此以往,就像皮肤受伤修复后会有伤疤一样,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后就会形成肝硬化”,潘兴飞解释,虽然从慢性肝炎到肝硬化的过程可以长达十几二十年,但肝硬化是“不可逆转”的,而从肝硬化到肝癌,这个过程可长可短。以丙肝为例,肝硬化后,每年2%-4%的人可能转化为肝癌。
“乙肝目前无法治愈,但通过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毒活动,延缓、避免肝硬化的出现,”潘兴飞介绍,而丙肝是可以治愈的,95%以上的丙肝患者经过规范、系统治疗可以“清除丙肝病毒”。
乙肝VS丙肝,相同与不同之处
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患者的主要死因。作为两种最常见的慢性肝炎,用一张图来看乙肝与丙肝的相同与不同。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发现、定期复查很重要
病毒性肝炎早期都具有隐匿性,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早期发现需要有“同伴健康意识”,即如果确诊自身为慢乙肝、慢丙肝,建议直系的父母、儿女,以及配偶(有性生活的配偶)完善相关检查,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潘主任建议,如果已经确诊为肝炎,那么慢乙肝、慢丙肝患者要注意日常生活中不劳累、不熬夜、不喝酒。慢乙肝患者一年至少2-3次到医院定期复查肝功能、HBV DNA、肝脏影像学检查等,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对于已经发生肝硬化的患者,建议每3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坚持抗病毒治疗,避免其继续恶化。慢丙肝患者一旦确诊,都建议抗病毒治疗,12周-24周获得治愈。
在门诊,当面对慢性肝炎患者那句“医生,我现在没有什么不舒服,我不吃药不行吗?”潘兴飞主任会这样回答对方:“你如果开车的话,会把车开到刹车失灵、轮胎爆胎再去保养吗?开车的人都知道,车要开得久需要定期去检修、保养。人的身体也是一样,对于慢性肝炎的患者,等到出现问题时已经是疾病的中晚期,再去重视,花费再多的钱、再多的救治都可能无法回到健康的状态、回归高质量的生活。而定期体检、长期干预、科学管理能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健康、保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