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秦先生3个月前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右侧眼眶频繁抽动,伴随着枕部刺痛,在其他地方治疗没有效果而来到我的门诊。检查之后确诊他为面肌痉挛,也就是中医说的“面风”。采用活血化瘀通络的原则,以针灸和刺络为主要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症状有好转,10天后复诊症状明显改善。
【基本信息】男,35岁
【疾病类型】面肌痉挛
【就诊时间】2020年12月
【治疗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治疗方案】针灸+刺络+红外线照射治疗。
【治疗周期】治疗1周,随访10天。
【治疗效果】经过针灸刺络调理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一、初次面诊
中医科有很多患者是在其他地方治疗效果不好才来就诊的,秦某就是一个这样的患者。刚来我这里就诊的时候,秦某右侧眼眶频繁抽动,伴随着枕部刺痛。到我这里就诊时这些症状已经折磨他将近3个月了。
三月前秦某不小心摔了一跤,据他说当时摔倒了头,出现了上述症状,但是他立马去了急诊。在急诊检查之后没有发现脑部有受伤,因此医生给他处理了一下就让他回家了。但是右侧眼眶抽动、后枕部疼痛的情况却一直没有缓解。这期间他也尝试了一些治疗,但是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后来有一个邻居跟他讲我们科室治疗面部抽动效果很好,所以来了我这里就诊。
二、治疗经过
一接诊我对秦某进行基本的望闻问切,可以得知他主要以右眼眶抽动、枕部刺痛为主要症状,伴随口干,纳可,眠浅易醒,二便调。舌象:舌暗有瘀斑,苔白;脉象:脉涩。由于秦某受伤时已经做过详细的检查了,我看过他当时的检查结果,没有再次检查。
这时候就有了很明确的诊断,西医诊断:面肌痉挛,中医诊断:面风(瘀血阻络证)。给他的治疗采用了活血化瘀通络的原则。主要以针灸和刺络为主要治疗方法。
刺络治疗会有出血,因此治疗前同秦某商议,同意后才开始治疗。同时叮嘱秦某治疗时可能出现头晕、晕厥等晕针症状,无需过度紧张,一般休息过后即可恢复,属于正常现象。
具体的针刺穴位选择了百会、印堂、听宫、太阳、下关、迎香、地仓、内关、血海、阳陵泉,这些穴位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秦某治疗时处于坐位,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留针30分钟左右,一天一次,1周左右为一疗程,留针过程中使用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患侧面部。
针刺结束后刺络大椎、膈俞 ,起祛瘀通络的作用。让秦某俯卧于床上,使用三棱针点刺大椎、膈俞,使用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需点刺6-9次,出血为度,一天一次。由于刺络治疗会造成伤口,因此要求患者治疗期间避免洗澡,以免受风感寒。
(患者治疗图)
治疗结束后患者诉枕部疼痛有所缓解,眼眶抽动也较治疗前减少了。10天后复诊枕部疼痛及眼肌痉挛症状较前改善。
三、治疗效果
秦先生的面风是由于外伤导致的淤血阻络,因此治疗方面主要采用了能活血化瘀的穴位。而且我在判断清楚病因和机理之后,不光选择了活血化瘀的穴位,同时选择了刺络的治疗方式,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患者枕部疼痛及眼肌痉挛的症状均较前明显改善。
四、注意事项
1、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避免感风受寒,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油炸食品。
2、灸前注意休息,控制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避免晕针。
3、避免再次遭受外伤。
五、个人感悟
面风是以口唇、颊车、发际等部位反复或短暂发作的一侧面部剧痛或痉挛。西医主要以面肌痉挛为主。大多数面风是由于感受风寒、风热之邪引起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的面风是由于阴虚内热、痰瘀阻滞等原因引起的,以秦某为例。秦某是由于外伤后出现面肌痉挛,局部刺痛、舌暗有瘀斑等症状均提示瘀血阻络。
因此给予秦某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主要针刺百会、印堂、听宫、下关、迎香、地仓、内关、血海、阳陵泉来活血化瘀通络,同时配合点刺大椎、膈俞祛瘀通络,共奏活血化瘀止痛之功。由于辨证准确因此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