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接上级通知,中山三院迅速派出检验科王杨主管技师、林秀梅主管技师和临床检验中心陈淑钿技师3名骨干参加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紧急飞抵上海参加核酸检测工作。
王杨、林秀梅(右)、陈淑钿(左)出发前合影
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共有300人,工作的地方分散在6个不同的检测点。4月4日上午8点30分,我院3名队员与另外7名来自广东省各医院的队员组成上海虹口小分队,在上海虹口中科润达检验公司支援点开启了支援工作。小分队接管一整个方舱实验室,24小时轮班无间断开展检测工作。相比于气膜实验室,方舱实验室内的工作空间狭小,工作内容也更加复杂,队员们需要负责从配制试剂到标本接收再到提取扩增出报告的全过程工作。
工作场所陌生、实验室内物资短缺、工作流程不顺畅、队员脱防护服场地不规范……一系列问题迎面而来。王杨曾带队支援东莞核酸检测,对方舱实验室的工作模式和防控工作十分熟悉。他主动与中科润达工作人员多次沟通,并积极参与方舱实验室工作流程的制定和生物安全操作规范的完善。经协调,中科润达工作人员帮助增加了舱内的仪器设备,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使检测能力增至每日一万管左右,比刚开始进舱的时候翻了一倍。此外,王杨还为团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提高工作效率、做好防控工作等方面作了许多贡献。
王杨、林秀梅、陈淑钿在方舱实验室前合影
方舱实验室内潮湿闷热。不巧的是,方舱实验室内的空调坏了,由于疫情原因工程师也不能及时赶来维修。队员们每次上岗,防护服里面的洗手衣几乎全部湿透。方舱实验室的排班分为白班与夜班,刚开始,队员们不适应这样的工作强度,上夜班的队员为了能尽快入睡,保证持续工作的体能,只能靠适量的安眠药来辅助。即便如此,中山三院援沪核酸检测队的三名队员都能够克服困难,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截至4月20日,上海虹口小分队已参与上海全市大筛查3次、重点区域筛查数次,合计完成封控区标本检测十万管,充分体现了广东速度。
王杨在方舱实验室工作中
林秀梅与陈淑钿(左)在方舱实验室工作中
在支援上海的过程中,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的党员们时刻冲锋在前,用“逆行”的身影彰显共产党员的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旗下的誓言。在临时党支部的感召下,我院援沪核酸检测队的三名队员在抗疫一线庄严地写下了入党申请书,队员们一致表示:“在抗疫一线,我们都会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怕苦、不怕累,勇当尖兵,勇挑重担,战斗到战胜疫情的最后一刻! ”
王杨(右一)与陈淑钿(右二)刚下夜班回到驻地,马上写下入党申请书
林秀梅主管技师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每天下班后,林秀梅都会与孩子们视频聊天。“虽然心里充满牵挂,但我们在这里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林秀梅偷偷抹去眼泪说。
4月3日,林秀梅出征前,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前来送行
陈淑钿技师今年只有25岁,是三名队员中年纪最小的,在中山三院从事核酸检测工作已将近两年,核酸检测工作经验丰富,对检测工作流程和结果判断处理更是非常熟悉,展现出了三院青年敢闯敢拼的精神风貌。
“自4月15日以来,上海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患者总数开始下降,大家十分激动。我们对后续的筛查工作,更是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陈淑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