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听神经瘤、癫痫、神经脊柱疾病,这四个疾病名称竟同时出现在一位年轻患者的诊断报告上。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神经外科,接诊一位36岁的广州男子宋先生(化名)。一开始,他只是专程到神经外科主任张勇的门诊来治疗面肌痉挛。没想到在后续的检测中,才发现病情远不止面肌痉挛这么简单。
术前颅脑MRI(黄色箭头显示为听神经瘤)
术前听力情况(医院供图)
身患4病, 36岁男子面部抽搐变形、行动不便
“5年前,从眼皮底下开始抽搐,今年感觉抽搐频繁。”宋先生断断续续地说,语速有点慢。他走路的时候有点痛苦,前些天因为癫痫发作摔跤了,腰还特别痛,特别是做肌电图检查时,上床非常艰难。
住院后,宋先生先进行了腰椎的CT和MR、脑电图和头颅的MRA检查。检测结果发现,宋先生的腰1椎体有新鲜的骨折,头颅MRA发现了一个仅3mm听神经瘤,视频脑电图提示双侧颞区放电。
“考虑到患者的情况复杂,我们先评估病情,再根据轻重缓急来进行治疗。”张勇主任马上组织神经外科颅神经专业、癫痫专业、脊柱专业组进行会诊讨论。
该院神经外科神经脊柱组副主任医师罗唯师表示,患者骨折已经有20天,原始骨痂已经形成,合并胸腰椎侧弯,局部手术固定、矫形也无法解决侧弯问题,现阶段适合止痛、卧床等保守治疗。该院神经外科癫痫组主任医师胡湘蜀根据患者癫痫病史、发作频率和脑电图表现,考虑患者癫痫比较稳定,改善睡眠、规律服药的情况下控制得比较好,应注意围手术期的抗癫痫治疗。
张勇主任说:“目前腰椎骨折是患者先要解决的急症,骨折疼痛影响睡眠不利于癫痫的控制,再者腰椎骨折患者不适宜行手术的侧卧体位。两个月后再进行手术。”
张勇主任进行手术中(医院供图)
切除出来的前庭神经鞘瘤(医院供图)
黑科技加持,广州医生组团助他连闯“四关”
两个月后,宋先生来到省二医神经外科准备手术治疗,并提出治疗面肌痉挛的同时,把听神经瘤也切掉。“我不想等到面瘫、耳聋后才治疗。”
张勇主任手术团队详细分析其病情,虽然宋先生体内的听神经瘤不大,但由于瘤子位于内听道深处,同时处理累及面、听神经两个疾病,需要力保听力、面神经功能不损伤,难度陡然升级。
“宋先生术前听力正常,听神经瘤位置深、体积小,如同在豆腐脑里找半颗白米饭,更大的风险在于很有可能影响患侧听力。但如果不进行听神经瘤切除,随着肿瘤生长右侧听力也会逐渐下降。”
手术团队经过讨论分析,决定使用术中听神经监测技术“耳蜗电图与ABR电位进行联合监测保护听神经”,同时结合已纯熟常规开展的面神经、临近三叉神经、动眼神经等监测技术,为这台高难度的“面神经微血管减压+听神经瘤切除术”保驾护航。
手术开始,先对患者进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待术中,测防扩散消失(面肌痉挛治愈指标)、保护好面神经,再进行深部的听神经瘤探查;显微镜下,张勇主任进行雕刻般地磨除内听道,小心翼翼地从听神经鞘膜上将听神经瘤剥离出来,耳蜗电图波形监测中动作电位一直存在,意味患者术侧听力成功保留。
手术圆满完成,术后宋先生的面部抽搐消失,肿瘤全切,面神经功能及听力正常。
以女性较为多见,面肌痉挛疾病不容小觑
张勇主任表示,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脑功能性疾病,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多在中年以后发病,且以女性较为多见,表现为异常眼睑及面部频繁的痉挛样抽搐,导致眼睑闭合、严重者出现功能性失明。面肌痉挛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教师、律师、演员、营销人员等。长期病态的面容让他们不愿与人交往,导致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
“虽然这个疾病诊断简单,手术治愈率也达到98%以上,但仍有部分边远贫穷地区患者,因为经济拮据只能隐忍病痛折磨。”
为了帮助患有面肌痉挛的患者,2020年12月,省二医成立了广州市羊城暖蓉公益基金会,面向全国率先推出“关爱暖蓉”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慈善援助项目。
张勇主任介绍,“关爱暖蓉”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慈善援助项目主要针对全国各地区经济困难家庭中,确诊为重症的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成人(75岁以下),适合微创手术的患者。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患者,经专科医务人员和社工评估通过,每例资助0.5~2万元。
据了解,来自湖南的面肌痉挛复发患者周阿姨成为了广州市羊城暖蓉公益基金会第一例救助的面肌痉挛的病人。基金会不仅对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周阿姨进行了资助,减轻了家庭负担,而且针对复发的面肌痉挛患者二次手术的解剖变异,局部纤维增生、粘连等复杂情况,顺利完成手术,解除了面部抽动的难题。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