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肝病大国,每10个人当中就有2-3个是有肝脏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8000万慢性乙肝感染者,500~700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2亿多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
10月17日,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暨广东省病毒性肝炎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任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上,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侯金林就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开展的“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和全国肝癌早筛早诊— “彩虹计划”项目的发展做了介绍。
他表示,肝脏被称为“沉默的器官”,等症状表现出来时往往已经晚了。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率不到20%,治疗率不到12%。实则,按照现有医疗的治疗技术水平,通过抗乙肝病毒治疗、清除丙肝病毒治疗,可以把肝癌的发生率减少50-60%。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的目标和任务就是提升大众对肝病的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减少新发感染率和死亡率。
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侯金林教授(医院供图)
侯金林教授(左)为王福生院士(右)颁发主任委员聘书(医院供图)
阻断母婴传播:“小贝壳”让全国近4万乙肝孕妇获益
“母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处于生育年龄阶段的女性人数约有2300万,没有进行母婴传播阻断,乙肝阳性妈妈生出来的宝宝有70%的几率会感染乙肝病毒,通过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可以把母婴传播感染率降到5%。特别是对于乙肝病毒定量高的孕妇,在妊娠最后一个阶段给予口服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使母婴传播感染率进一步降低。阻断母婴传播是当前乙肝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015年初,侯金林教授首次提出了母婴“零传播”的概念和目标,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了“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同年7月,该项目在10家医院启动了一项全国最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共纳入了1008例乙肝孕妇,其中905例完成研究,经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随访管理,乙肝母婴传播率仅为0.9%。
研究所项目组还创新性地设计和研发了一款智能移动医疗工具—“小贝壳”手机应用软件,并将其作为乙肝孕产妇随访管理工具。该软件现已在全国百余家医院广泛应用,截止到2021年9月,已有1580名医生加入项目,管理37358名乙肝孕妇。
不仅如此,“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在全国建立了10家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示范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到136家项目医院,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乙肝母婴阻断协作网已经初具规模。研究所项目组以示范基地为中心,将成熟的技术和规范的管理流程向项目医院推广,并通过项目医院向其所在周边地区辐射,使越来越多的乙肝孕妇接受到了科学管理。
目前,“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正在积极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2018年,在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已经在广州从化区、深圳宝安区、阳江阳东区开展以“乙肝母婴零传播”为目标的综合干预试点工作,探索社区-医院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为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开展项目积累经验。
南方肝病高峰论坛现场(医院供图)
肝癌早筛早诊:“彩虹计划”已为近3万名肝病患者服务
据了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目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谱第4位,恶性肿瘤致死人数排名第2位。我国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肝细胞癌新发病例数约 36.5万,占全球新发病例50%;全年因肝细胞癌死亡人数31.9万,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51%。
侯金林教授指出,肝细胞癌的疾病分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疗效,经手术切除或肝移植术后的早期/极早期肝细胞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长超过5年;相反,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长不足1年。在我国仅有不到30%的患者能够早发现、早诊断,从而达到早治疗。
“肝细胞癌早诊的实现取决于在全民普及定期筛查。”侯金林教授表示,定期筛查是提高早诊率、降低死亡率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我国慢性肝病患者基数庞大,各地卫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目前尚未全面普及肝细胞癌筛查工作。
针对肝细胞癌筛查,2008年起侯金林教授团队通过构建包含17374名慢性肝病患者的全球前瞻性随访群体,创建并验证了一个跨病因(乙肝、丙肝、非病毒性),跨人种(亚洲人、西方人)的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aMA评分)。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由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小板、白蛋白和总胆红素这5项常见检验指标构建而成,可准确预测肝细胞癌发生风险,并可识别出一半以上的低风险人群(肝细胞癌年发生率低于 0.2%)免于频繁筛查,从而显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省医疗资源,并将优质医疗资源对焦于肝癌高风险人群。
2020年11月27日,侯金林教授牵头发起大型公益健康干预项目“彩虹计划”正式在广州启动,将在全国1000家医疗机构中对100万慢性肝病人群进行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预测评分,助力肝癌早筛早诊。
侯金林教授表示,如何科学地确定肝癌高危/极高危人群、制定分层的监测方案,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提高 HCC 总体生存率的关键环节。基于HCC风险预测模型、极早期预警标志物和早期筛查工具,精准识别高危/极高危人群,并将其运用于医院和社区筛查,构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金字塔”HCC 筛查管理模式,对 HCC 高危人群实行跨学科科学管理和治疗,最终降低肝癌相关死亡率。目前,“彩虹计划”已在全国16家医院、3家互联网平台开展,总计25000例慢性肝病患者纳入分析。
据侯金林教授介绍,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推动于都工作,撰写社区慢性肝病筛查早诊实施路径(专家共识)并进一步推广于都经验至全国范围。就广东省而言,目前在广东省各家医院的支持下,正在创建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化州市人民医院等综合试点,并在广州白云区同和街社区创建医院-社区一体化“金字塔”肝癌筛查管理模式,为在广东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开展项目积累经验。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