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年诺贝尔奖各个奖项获奖者开始公布,首先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奖者是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表示,主要是为了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两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736万元人民币)。
看起来似乎有些深奥,评奖委员会表示人类对热、冷和触觉的感知能力对生存至关重要,且巩固了我们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两位科学家研究的证实神经冲动的产生和感知机理。
其中,戴维·朱利叶斯利用辣椒素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上对热做出反应的传感器。阿登·帕塔普蒂安利用压力敏感细胞发现了一种对皮肤和内部器官的机械刺激作出反应的新型传感器,即温度和机械刺激会在神经系统中转化为电脉冲,才会有了感觉。
两位获奖者指出,在我们理解感官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时,存在着关键的缺失环节。
那么,为什么有人特别怕热?
1、肥胖
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极地生存的动物大多有肥厚的脂肪御寒。但在炎热的夏天,过多的脂肪会阻碍热量散发,所以肥胖者更怕热。
2、甲亢
对于人体而言,有一个基础体温,一般是清晨醒来后尚未起床活动尚未进食状态下测量的体温,相对于日常活动后的体温更低,这个基础体温与甲状腺素密切相关,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基础体温高,当然就怕热了。
3、更年期潮热
即45-55岁左右的女性,她们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有时会导致面色潮红或者身体发热,心情也不太稳定,容易发脾气,这种状态下会容易更怕热一些。
4、心情烦躁
老话说:心静自然凉。人的心情不平静时,思绪纷繁复杂,而大脑是产生热量较多的器官,而且情绪不稳定也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引起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5、体虚
体温是由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而且高温时,皮下毛细血管网扩展,起到类似散热片的功效,如果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或者血液循环不好,皮下毛细血管网不发达,能力集聚不容易散发,也是怕热的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