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居住在荔湾区白鹤洞街道罹患鼻咽癌的刘伯向社区发出了维护PICC导管的医疗求助,这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支援荔湾区南片医疗队在进驻白鹤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接收的第一例导管维护患者。刘伯在5月28日进行了放疗和化疗,距离上一次PICC导管维护已经过去13天了,再拖下去有感染、堵管甚至血栓的风险。
疫情期间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加上自身免疫力低下,刘伯不敢贸然出门。社区暂时缺乏治疗所需的一次性换药包、透明敷料、无菌治疗巾、肝素等物资。经多方联系,集齐相关药品和物品后,6月10日,队员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覃明立即去往刘伯家。
覃明上门为刘伯提供导管维护服务
联系上刘伯的家属后,覃明护师换上防护服全副武装出发,当天户外艳阳高照,走到刘伯家门口时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终于盼到了医务人员上门,刘伯一家人欣喜不已。查看穗康码、询问病史、检测体温后,覃明严格按照PICC导管维护流程,利用手上仅有的物资进行操作,初步消毒、铺无菌巾、二次消毒、更换敷料、冲管、封管,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敢大意,经过近30分钟的操作PICC导管维护工作圆满完成,并且在简陋的条件下仍然达到了无菌的要求。
刘伯的妻子说:“你们帮了我家的大忙,而我们连你们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你们穿着防护服,真想请你们坐下来喝口茶,吹一下空调休息休息。”家属真切的话语给了护师们很大的鼓舞。覃明说,高风险区的工作虽然繁重,但感染防控和后勤保障都做的很到位,团队之间互相帮助,群众也很配合工作,虽然天气热了点,但大家都干劲十足。
在封闭区域,很多患者有导管维护的需求,众多患者纷纷向社区发来求助。包括覃明,医院驻点医疗队护理团队的产科主管护师欧少兰、CCU护师杨小红、心血管内科护师龚诗韵,共同组成了一支专门的导管维护小队为患者提供上门服务,这也成为在封闭区的特色医疗服务。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在白鹤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驻点的医疗队共21人,自5月30日起分批进驻,医护们已经在社区日夜奋战半个月余。街道有近5万居民,医疗服务的任务繁重,工作强度大,任务基本排的满满当当。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刘剑烽带领的救护车小组出车任务24小时不间断,每趟出车从上门、处理病情到任务结束消毒要花费近3个小时。
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汗水常常浸透衣衫,苦在其中,但大家也乐在其中。急诊科邹坚医生说,只要能解决患者病痛,这点辛劳便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