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白带异常、有异味?4招对症下药

罗颂平 来源: 罗颂平教授工作室 2021/4/28 14:19:18

带下与阴痒

带下病是指妇女阴道分泌物增多,渗出阴户之外,甚则需用纸垫者。带色或白或黄或赤,甚或杂见几色。带质或稠或稀、或如涕如水、或如豆渣样。或有腥臭、恶臭气者,均属病态。若仅有少量分泌物滋润阴户内,特别青春期或早孕期会稍为增多,但不会流出阴户之外,且无其他证候者,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不属病征。

带下病多因内外生殖器有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及肿瘤等。致病因素有外来感染或内在病变之分。外来因素如滴虫、霉菌、淋菌或其他细菌、病毒的感染;内在因素如身体虚弱及肿瘤等。外来因素也是通过内在的变化而起作用。中医分为湿热、湿毒、痰湿、脾虚、肾虚等,病有虚、实、深浅之不同,治法各异。

带下病是妇科中之常见病,除影响身体健康外,往往妨碍生育,导致不孕症。

带下病之原因、机理不同,其排出物的色、质、量也各异。中医除根据带下的情况,也结合全身症状及舌、脉等不同表征,作为辨证的依据。

带下病由于分泌物增多,特别有滴虫、霉菌感染者,足以刺激外阴,故往往引起不同程度之外阴痒,甚或导致溃疡。治疗方法多须内外合治,才易收效。

西医所称之炎症,不一定是中医或一般人所称的热或热毒,而可概用寒凉之药奏效。有些炎症从中医辨证来说,可能属于虚寒或寒湿或痰湿,要减少过多分泌物之渗出,治法上须用祛寒、燥湿、祛痰、杀虫、抑菌以恢复其固有功能,也属于西医所称之消炎范畴。

常见的带下病辨证分型如下:

(一)湿热带下证

临床表现为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黄白相兼,或黄赤杂见,或有臭秽气。小腹或下阴有灼热感,或外阴搔痒。可能导致月经先期、量多、延长,经色鲜红或深红。小便热疼涩少,大便溏臭,甚或身发低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治宜清热利湿止带为主,佐以健脾,可用茵陈败酱汤(自拟方):

绵茵陈25克败酱草冬瓜仁薏苡仁淮山药金樱子各30克银花藤云茯苓各20克麦冬黑栀子各15克

加减法:带下黄稠且有臭秽气者,加蒲公英30克、苦参15克;舌苔白黄厚腻者,加藿香12克;舌苔黄干者,加黄柏12克、花粉15克;下腹热痛者,加川楝子10克、延胡索15克;有全身发热者,加青蒿12克(后下)、黄芩15克;舌质红赤者,加紫地丁20克、丹皮12克;热邪炽盛者,加黄芩、连翘各15克,有外阴搔痒者,兼用下方熏洗:防风、白矾(冲)各20克、蛇床子、荆芥、黄柏、海桐皮、蒲公英、大飞扬(地方草药。大戟科、大戟属)、仙鹤草各30克。

(二)脾肾阳虚带下证

临床表现为带下量多而质清稀、色白、甚或清稀如水,无臭秽气,下腹或阴部有冷感,神疲体倦,面色苍黄无华,口淡乏味,胃纳不佳,怕冷腰酸、四肢不温,夜尿频多,舌质淡胖、苔白润或白厚,脉沉细濡弱。治宜健脾益气、温肾固涩,可用《傅青主女科》之完带汤加白芷、巴戟、茯苓。

全方配伍如下:白术、车前子、白芍各15克、苍术10克、党参、茯苓、淮山、巴戟各20克,黑荆芥、白芷各9克,柴胡、甘草各6克。上方所以加白芷,取其辛温止带,适用于虚性之带下病。《本经》谓其能治“女人漏下赤白”,《医学集成》谓其治“妇人带下”。余常用于虚寒之带下病,多能奏效,不仅用治头风脑痛也。茯苓乃甘平之品,功能健脾补中,其所以能渗利水湿者,主要通过健脾之运化作用,并有增强人体之免疫功能,故四君子汤用之。它与木通、滑石等直接利水去湿者不同。巴戟为温肾化寒湿之品,有强壮机体的作用,温而不燥,守而不走,具有温涩之功。三药合用,有加强止带之能力。外用可选《疡医大全》之蛇床子洗方:蛇床子45克、花椒15克、白矾20克(冲),煎水熏洗阴部。本方对滴虫性阴道炎之带下有显效。

(三)湿毒带下证

临床表现为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黄绿如脓样或黄中带赤,有臭秽气,阴部搔痒,甚或生长阴疮。全身症状可有发热恶寒、小腹疼痛,大便溏秽,小便黄赤涩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洪数。治宜清热、解毒、除湿,可用《世补斋·不谢方》之止带方加减。

处方:绵茵陈、败酱草各30克、山栀子、黄柏、赤芍、泽泻、车前子各15克、猪苓、牛膝、黄芩、土茯苓各20克、丹皮12克。亦可选用《疡医大全》之塌痒汤外熏洗,处方:鹤虱草、苦参、蛇床子、威灵仙各30克,当归尾25克、狼毒15克(先煎)、猪胆汁2个(与煎好之药液和匀)。本方用于霉菌性阴道炎之带下较为有效。

(四)肝肾阴虚带下证

临床表现为带下色黄而质粘,或带中有血丝。自觉阴中灼热感及搔痒。全身症状可见烦躁,五心烦热,口干不欲饮。多发于老年而体质消瘦之妇女。舌偏红而干、少苔或无苔或花剥苔,脉沉弦细。治宜滋肾养肝,可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改用汤剂效果较捷。

处方:生地20克、泽泻、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黄柏、知母、山萸肉各12克、淮山药、茯苓各20克、丹皮10克。外用熏洗方:野菊花、旱莲草、黄柏、蛇床子、金银花、丹参各30克、甘草、白矾(冲)各15克。

上列各证型之药方,对性病之淋浊带下及肿瘤之带下不包括在内,确诊后由性病及癌肿专科予以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指导医生:
罗颂平

罗颂平教授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儿中心

擅长疾病:以中医药防治流产、不孕症和月经病[详细]

(责编:吴华玲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