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临床上属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是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出现障碍,导致人体的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值,引起各种各样的身体症状反应,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针对糖尿病患者餐后出现不适的处理方法,以及应该如何检测餐后血糖等相关问题,我们特邀请广东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罗露露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糖尿病患者餐后出现不适怎么处理?
糖尿病患者餐后出现不适,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血糖>13.9,需进行餐后运动进行调节(餐后一小时开始运动,运动时长约0.5小时~1小时);2、餐后血糖>16,需要去医院就诊,医师指导下进行降血糖处理;3、餐后血糖高,且出现精神、食欲差,神志不清,嗜睡等急性并发症时,需立即去急诊处理。
应该怎么检测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指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测量方法是:从进食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测定2小时之后的血糖水平,即为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血糖一般控制标准在10以内;严格的标准在8以内;年龄大,低血糖风险高的老龄患者可以放宽到12或14以内,因此不同的糖尿病人群,餐后血糖控制目标是不一样的。
糖尿病患者餐后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餐后要综合管理,首先要进行餐后运动,运动可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餐后血糖、增加热量消耗、保持合理的体重;其次要监测血糖,监测血糖可以了解自己的血糖数值,若血糖数值太高会存在急性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如果用餐后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反映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如果症状表现比较轻,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加快血糖的消耗,如果症状表现比较重,建议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和治疗。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有严格的要求,不能吃含糖量高的食物,避免导致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升高,不利于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