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指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使得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一般,脑卒中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发病多,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针对卒中的定义、脑卒中的分类和脑卒中的症状,今天我们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主治医师漆微韡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什么是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脑实质,或者血液进入脑间隙中,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而脑梗死是指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所供应的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脑卒中的分类有哪些?
脑卒中可分为脑出血和脑梗死。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脑实质的间隙中形成血肿,造成脑出血。脑梗死又可分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梗塞、腔隙性脑梗死及静脉性脑梗死,是由于供应脑组织的动脉阻塞,栓子可来自于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或者由高血压造成的小动脉闭塞,导致脑组织缺少血液供应,进而发生脑梗塞。
脑卒中患者的症状有哪些?
脑卒中的特点包括:1、起病的集聚性,是指该病不存在先兆症状,一般表现为突发的半身不遂、失语或者偏瘫;2、损害的局灶性,是指只损害缺血部分脑组织的功能。比如损害基底节区可引起偏身麻木、无力、运动障碍等,损害颞叶可引起突发记忆力下降或者失语,损害脑干可引起构音不清、视物重影等。
脑卒中现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并且脑卒中还会造成偏瘫、感觉障碍、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大小便障碍等自主神经问题,这些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恢复后,很多患者功能状况都不如从前。所以,应该加强卒中的预防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教育知识,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