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是因为多种原因导致肾脏免疫功能出现障碍的疾病,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是比较多的,临床上仍然存在一些争议,达成共识的发病原因有感染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可以为临床上的治疗提供指导。因此为进一步提升肾小球肾炎的认识,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否有排尿困难的情况,以及电镜是否可以观察膜性肾小球肾炎,我们特邀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孟宇为我们一一解读。
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排尿困难吗?
患上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之后,一般不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疾病,会引发患者蛋白尿和血尿的情况。在此时只要正常的进食进水,不会造成水盐代谢失衡。但当疾病发展很严重或者是形成急性肾炎疾病时,可能会引起代谢失衡,所以要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在患病期间,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的使用药物。同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医院进行复查。发现疾病的症状加重时,可能使用药物已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则需要选择其他的替代方法进行治疗。在患病期间,还需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锻炼。
电镜可以观察膜性肾小球肾炎吗?
可以通过电镜来观察膜性肾炎,通常会发现患者小球基底膜已经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增厚,还可以观察到脂肪粒,后期可能会出现小动脉管壁增厚,膜性肾炎的病因有非常多,例如乙肝,红斑狼疮以及自编,还有糖尿病所使用的药物,都有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膜性肾炎,膜性肾炎的主要症状就是全身水肿以及低蛋白血症,部分膜性肾炎会自发缓解,但是病情会长期持续发展,最终可能会造成尿毒症,所以建议患者去医院,通过相关检查来确定病情。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比较少见,但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时,会引起排尿困难,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电镜可以作为诊断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方法之一,但是膜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还需要通过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避免出现误诊或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