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间叶源性肿瘤,其不仅会造成消化系统损害,严重者还可因肿瘤破裂而导致急腹症的发生,那么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有哪些?以及胃肠道间质瘤的治愈率如何?我们邀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杨景哥为我们作相关方面的详细介绍。
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与两种基因突变有关,但是更多诱发基因突变的原因目前仍不明确。两个基因为酪氨酸激酶基因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的基因,这两种基因突变会导致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另外,研究表明高射线的环境和遗传因素可能诱发基因的突变,但目前临床尚未有明确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比较隐匿,早期的胃肠道间质瘤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在中期或进展期,胃肠道间质瘤可以出现以下的症状:1、腹胀。2、便血或呕血。3、如果肿瘤过大会导致肠梗阻。4、如果胃肠间质瘤发生转移,可能会引起相关转移器官的症状。
胃肠间质瘤有多高的治愈率?
胃肠间质瘤的治愈率与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有关,良性肿瘤在切除后可以根治。胃肠间质瘤的恶性肿瘤与癌症不同,通过靶向治疗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胃肠间质瘤总体恶性度要比胃癌低很多,并且治愈的效果较好,治愈的机会比胃癌高很多。
胃肠道间质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与患者的发病有关,该病的常见症状有消化道出血,包括呕血、便血,还可以伴有吞咽苦难、进食梗阻、腹部不适、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排便习惯改变等。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免疫组化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