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血液瘀滞在肺部或者体循环静脉内,长期以来会导致心腔变大,心脏射血能力减弱。临床上根据患者的水肿、心慌、咳嗽等症状,加上心脏彩超和影像学检查就可以确诊心力衰竭。长期的心肌和心脏瓣膜疾病,逐渐摧毁患者的心脏功能,就可能导致慢性的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突然发生急性心衰,需要紧急治疗,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脏泵血功能。下面就由阳江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莫北溪针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和慢性心衰的病因及急性心衰的治疗等问题作出解答。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
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是综合病因、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做出的。常用的检查方式有心脏B超、抽血的BMP、胸片等。心衰患者的症状体征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一般是左心衰竭的症状,而颈静脉怒张及肝大、水肿是右心衰竭的症状。
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有哪些?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有很多,大多数大血管疾病都可以引起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缺血或者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等都可以导致慢性心衰的发作,所以对于具有慢性心衰的患者进行病因治疗非常关键。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怎样的?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1、及时通过各种措施尽快缓解症状;2、通过吸氧来缓解症状;3、出现烦躁、精神异常的患者需要镇静;4、快速利尿减轻心脏负荷;5、选择血管扩张剂缓解症状;6、药物治疗不能恢复呼吸的情况,要采用机械通气。
心力衰竭的诊断并不困难,患者首先会表现出憋闷、咳粉红色的泡沫一样的痰、有时必须坐着才能满足呼吸、下肢水肿等;经过胸部CT、X线检查发现心腔或者肺部血管扩张,同时心脏彩超会发现血流的异常。多数心衰是慢性病,这与其他心脏疾病有一定关系。对于急性心衰,情况危急,需要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