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消化科的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脏细胞长期反复受损、再生造成的,根据病因不同,分为酒精多种类型,常见的有酒精性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在我国,肝硬化主要是由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发病率较高,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极大困扰,那么关于肝硬化这一疾病及其症状和治疗的相关问题,就有请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钟选芳为我们做出解答。
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到损害,肝脏发生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纤维化的结果,可以说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也被认为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最终归宿。肝硬化一旦发生,肝脏病变通常难以逆转,晚期会发生一系列危险的并发症,部分患者会发展成肝癌,因此也被认为是终末期肝病。
肝硬化的症状?
肝硬化的症状可表现为:
(1)消化吸收不良,如恶心、厌食、腹胀、腹泻等;
(2)黄疸,如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黄;
(3)出血和贫血,如鼻腔、牙龈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
(4)内分泌失调,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患者呈肝病面容,面色晦暗无光等。
肝硬化如何治疗?
肝硬化患者一旦发生肝硬化,很难逆转,因此肝硬化的治疗是综合性、长期性的。对于早期患者,主要是延缓病情发展,预防肝癌,对于晚期患者主要针对各种并发症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针对病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针对并发症治疗,行肝移植治疗。
总而言之,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靠肝炎史、饮酒史、药物史、输血史及症状体征、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肝硬化一旦确诊,应尽早明确并发症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注意保暖、避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