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和核磁共振这两个词语,经常出现在医生和病人交流病情时的谈话内容中,有些年长的患者会对二者的区别产生疑惑,并且对于核磁共振的检查功能范围不是十分清楚。对于CT和核磁共振的选择,也就困扰着很多患者。那么下面,我们不妨随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主治医师吴军,一起来了解下吧。
磁共振和核磁共振有什么区别?
磁共振和核磁共振没有区别,只是同一个检查的两种不同称呼,均对人体无损害。核磁共振可以进行全身检查,它属于继CT后出现的先进影像学检查仪器,可进行全身各部位的检查,如头颅、心、肺、腹部、四肢,关节等。
核磁共振是查什么病?
核磁共振检查可辅助诊疗脑、肝、胆、胰、脾、肾,肾上腺、子宫、卵巢、甲状腺、前列腺及大血管等实质器官的病变,心脏核磁共振能够检查心脏血管的功能、结构、肿瘤、感染、淋巴情况等。核磁共振检查是一项新的医学影像技术,耗时大概10~30分钟,具体每位患者进行核磁共振的耗时,取决于病情等因素。而需要进行该项目检查的人群,为保证检查顺利、有序,需要提前预约。
CT和核磁共振哪个好?
CT检查与核磁共振检查各有优劣。核磁共振检查对人体伤害小,CT检查对人体辐射大;核磁共振检查针对人体软组织,CT检查偏向人体硬组织。若CT检查结果不明确,可考虑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是否需要空腹,取决于检查的部位,如头、颈、胸、四肢的核磁共振检查不需空腹,腹部器官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则需空腹。
核磁共振是多种疾病诊断的可靠途径,在临床上给医生和患者,都节约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和CT相比,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优先选择核磁共振,要根据具体情况,并结合主治医师意见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