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5mm直肠息肉20年成癌记

家庭医生在线 2020/4/24 11:01:29 举报/反馈

一般情况下,肠息肉的生长是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但没人能预料这个“小东西”,何时会 “摇身一变”,成为肠癌。这也是为何在发现肠息肉后,专科医生会强烈建议患者及时接受肠镜下切除手术的原因。

这个故事,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科李初俊主任医师曾接诊过的一个真实案例。20年前,该患者接受肠镜检查后就发现直肠里长了1颗直径5mm的亚蒂息肉,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复查追踪,任其自由生长20载,终于演变成为直肠癌,错失处理的大好时机。

医生感慨:可惜了!

前段时间,中山六院消化内镜诊疗专家门诊接诊了一位专程从300多公里外赶来就诊的61岁患者陈先生。据陈先生称,自己大便次数增多伴反复便血3个月。作为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专科医生,李初俊主任医师敏锐地意识到:情况不妙!可能又是直肠癌!

当李初俊追问陈先生既往病史及是否做过肠镜检查时,患者竟拿出了一份20年前的肠镜检查报告。原来,1999年4月16日,陈先生在当地曾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当时便发现有个直径5mm的亚蒂直肠息肉,但未做处理。20年来,竟一直没有予以重视,再也没有做过肠镜复查追踪息肉的变化情况!

这份20年前的纤维内窥镜检查报告显示:患者直肠有一处约0.5cmX0.5cm(5mmX5mm)的腺瘤样息肉,发红短蒂,无活动性出血。

纤维内窥镜检查显示有腺瘤样息肉

5mm有多大?约摸只有绿豆大小。可惜早期的肠镜没有图像。下面是另一患者接受电子肠镜检查后发现的亚蒂息肉,同样也是直径约5mm,让大家有个直观印象:

直肠直径约5mm的亚蒂息肉

电子结肠镜下,发现“20岁”的息肉已变癌

究竟生长20年的息肉会是什么样?癌变了吗?情况严重程度如何?

李初俊主任医师为患者进行了电子结肠镜检查,于直肠距肛缘12cm-17cm见一环2/5周肿物,直径4cm-5cm,表面糜烂坏死。从肠镜检查所见,基本可以确定,直肠息肉已经癌变为直肠癌,而且已经不是早期!

电子结肠镜检查

病理检查是肠癌诊断的“金标准”,最后病理诊断结果为(直肠)中分化腺癌,CT分期:T4aN+。至此,肠癌确诊,息肉癌变无疑!

直肠癌伴溃烂、出血

2020年3月3日,患者接受了“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腹腔引流术”,顺利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的肠段,清扫了周围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其直肠中分化腺癌已是II级,伴灶性坏死,浸润肠壁全层至浆膜下脂肪组织内,分期为T3。幸而,没有转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其实,只要1次肠镜检查,就能揪出“潜伏”20年的隐患

5mm的直肠亚蒂息肉,放任不管20年后,长大了足足10倍,成为50mm的病变。

原本是良性的息肉(癌前病变),“质变”成了直肠癌。李初俊主任医师感叹:患者错过了两个重要处理时机。

第一次机会,在发生肠癌癌前病变前,患者未能在还是息肉的这个癌前病变阶段接受肠镜下超微创切除,否则便可祛除癌前病变,预防肠癌;

第二次机会,即使息肉刚刚癌变,早期仍可通过内镜治愈性切除。若及时就诊,就可在内镜下进行超微创切除局部早期癌变的息肉,无需开腹,无需切除肠段,可以保持肠道器官的完整性,避免肠癌根治手术带来的巨大手术创伤。

可惜,此案例由于拖延治疗,最终需要实施直肠癌根治术,切除了包括肿瘤在内的肠段,治疗过程必须承受着肠道器官缺失和较大的创伤,也需要耗费较多的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

李初俊主任医师深感大众对于肠胃健康知识的了解依然不足,他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

(1) 肠息肉是肠癌的癌前病变,大部分的肠癌来源于肠息肉癌变。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内镜下超微创切除处理,以达至肠癌的预防。

(2)必须树立肠镜健康检查理念,依不同的群体于各自合适的年龄开始接受肠镜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治疗肠息肉,有效地预防肠癌的发生,降低肠癌发病率。

及时发现肠癌于早期,以便获得早期治疗机会,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肠癌的病死率,从而减少个人、家庭、社会的医疗负担!

【疫情期间就诊温馨提示】

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播散,目前中山六院消化内镜诊疗检查需预约,须由开具检查的门诊医生完成流病史和接触史排除,并行核酸检测(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初筛)、血常规检测、胸部 CT检查(胸部平扫+HR(高分辨率))筛查,结果正常后方可进行。

结合核酸检测、血常规检测、胸部 CT检查的结果发布时限及有效期期限,请预约患者在消化内镜诊疗检查日期(D)的前2-3天(D-2或D-3)进行上述疫情筛查检查:

本文指导医生:
李初俊

李初俊副教授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科

擅长疾病:不需开腹手术的内镜下微创手术以治疗胃肠道...[详细]

(责编: 通讯员:简文杨 李饶尧)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