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爆发以来,一张张布满压痕的照片令人看了心疼不已。从李兰娟院士到普通一线医护人员因长时间使用N95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导致额部、脸颊部、鼻部、耳廓后部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皮肤出现红肿过敏、压疮、甚至破损溃烂,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针对目前尚无有效的应对修复产品的情况,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紧急研制出特效治疗用品——胶原复合修护因子,用于医护人员的红肿、过敏、压疮、破溃等皮肤症状的治疗。首批胶原复合修护因子经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赴鄂医疗驰援队成员试用,展现出显著的修复疗效。
胶原复合修护因子
大分子活性胶原为主要成份
疫情爆发伊始,因穿戴隔离防护用品,给抗疫前线医护人员造成皮肤压磨损伤,这引起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黄逸辉的高度关注。尚在春节假期之时,黄逸辉院长就向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外科研究所发出紧急研发新型修护品的倡议。希望他们发挥科研技术专长,研发针对性强的皮肤损伤修复特效用品,为广大前线医护人员送去暖心支援。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胶原复合修护凝胶制备迅速开展。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主任技师杨小红介绍,医院及创研所针对创伤修复的研究逾二十余载。此次新项目的研发既借鉴项目组已成熟的胶原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也融入最新技术成果。采用现成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三天内便迅速组成第一批试用品。
杨小红指出,“与市面上的胶原蛋白外敷产品相比,胶原复合修复因子以大分子的活性胶原为主要成份,添加小分子的细胞外养护基质与辅助成份,互补形成生物学修护活性,还适当提高活性胶原浓度,添加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量活性基质,形成增效修护复合因子。不仅可以高效修复皮肤损伤、提高免疫抗炎和改善皮肤过敏等,而且具有增强护肤、补水及滋润等养护功能。”
使用前后对比
一线医护人员试用效果显著
“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使用之后第二天红肿现象明显消退了,色素沉着也慢慢减少了,皮肤特别滋润。作为一个爱美的女生,很感谢大后方为我们准备的胶原复合修护因子。”3月7日上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主管护师郑莉斯使用后从前线发回反馈。
“刚开始出现压伤、水疱及破损时,只能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敷料外贴。但是要两三天才会有改善,而且非常疼。”郑莉斯说,身边不少同行都有皮肤破溃、出现血泡的现象。医护们带着累累伤痕依然要继续繁重的隔离病区的救护工作,更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我也分给其他队员一起使用,大家都觉得皮肤修复的效果挺好。”
驰援荆州市中心医院重症ICU的护士张爱华也有同样的感受,他称:“涂了之后第二天就能感觉到皮肤得到修复,甚至感觉黑眼圈都淡了一些。”
胶原复合修护因子原液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可在医护人员穿戴防护用品的前后使用:上班前可将其作为基础护肤的第一步,清洁皮肤后涂抹此因子原液;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清洁面部后再均匀涂抹便可安然入睡。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则先施行抗感染处理、咨询医师后再使用。
目前,胶原复合修护因子还只是院内制剂,并未批量生产和上市。黄逸辉院长介绍,胶原复合修护因子研发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和修复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皮肤损伤,配合减压敷料使用,起到最好的保护效果,让医护人员“流汗不留痕”。未来有可能会推向市场,为更广大的受众群体提供皮肤损伤修护之需。
已派出24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
除了快速研发胶原符合修复因子供前线人员使用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进一步加强援鄂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关怀及保障。包括:为职工发放清肺汤、“3+1结对子”、开展暖心配送服务、开设专业心理咨询、设立专项慰问资金等,切实关心关怀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医务人员、帮助解决他们及家庭的实际困难。
同时,黄逸辉院长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制定了“3•6•5”疫情防控策略:三道防线、六个分级、五人专家。严控入院人流,严把门诊关,严把入院关,将入院病人筛查细化为6个分级,组成五人专家小组,有效确保了医院在严控疫情防控的同时,能有序正常开展诊疗活动。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作为广州市应急医院先后组织53名医务人员待命增援湖北,截止目前共派出4批次24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分别驰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冲在武汉和荆州的重症ICU一线。院内组建一支29名医疗队员的预备队随时待命。
疫情期间,医院还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安排42名专家组成咨询团队,已累计接诊1511人次,市红会医院互联网医院成为市属唯一一家进入“穗康”平台的三甲医院。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