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梦西
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呼吸病科(PCCM)心胸外科护士
以爱为名,从零到“一”
慢慢地我已经开始习惯身上的这一套战斗装备了,每一个步骤都不假思索,像是顺理成章,深知道,唯有保护好自己,才能不辱使命。
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六病区,开科伊始,一切从零开始,大家面临的是一场极大的挑战,但这并没能磨灭我们的斗志和热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坚信,所有的事物都在慢慢地往好的方向变化发展,我们依旧在努力,从第一天到之后的每一天。
第一天收治病人,不到3个小时就接收了48名患者,他们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我们——一群仅露双眼的神秘陌生人,而我们也将成为他们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唯一的陪伴和依赖。患者的年纪大多在60岁以上,其中几位年迈的爷爷和奶奶,总会在不经意间让人想起自己家里的长辈,相似的眉眼与神情,不同的只是身上流淌的血液。
隔离病区里的“爷孙俩”
24床是一个情绪极为敏感的老爷爷,我开始注意到他,是因为在交接班时小伙伴提到:罗爷爷白天卧床的时候没有力气,手够不着饭,便索性耍起了孩子脾气不吃饭,怎么哄都没用。而这其实是因为:他是一位礼貌又不爱麻烦人的老爷爷。当我一声声“爷爷,爷爷”叫着他时,他答应得是那么亲切。大抵是生病的疾苦让他变得孤单又脆弱,我见他几次在接电话时,眼泪一颗接一颗地掉下来,还惹得隔壁床的陶爷爷笑话:“一跟他丫头打电话就哭了”。罗爷爷跟家里人分开太久了,思念的情绪让他一直都很消沉。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多去看看他,拉上隔壁床陶爷爷陪他一起谈天说地,渐渐地只要我进到病房说一声“我又来了”,他立马就眉开眼笑地接应:“哈哈,你又来了!” 也会在我经过隔离病房窗边的时候,微笑着冲我挥挥手。随着心情的舒展,罗爷爷的胃口也慢慢地好了起来,他总是骄傲地和我说:“看,我把饭菜都吃完了!”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热衷于给老爷子刮胡子和剪头发的护士,总觉得那是岁月强留在他们身上的印记,所以,待罗爷爷精神好一些后,我便立即给他安排了刮胡子。刮完胡子后的罗爷爷倍精神,开始下床活动参加康复锻炼、自己整理衣服了,身上开始重新闪现出生命的积极和进取。
其实不光是罗爷爷,病区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个可爱的灵魂,只是生病的身体被困在了这里。每天下午的“休闲”时间,他们都会活跃起来,主动地动动胳膊抖抖腿,尽情地在窘迫的小房子里舒展开来。特别是当我们拉着他们一起练八段锦时,他们就会变成最认真的学生,一招一式都不允许错过,虽然动作还不是很到位,但却透露出他们态度。我们一起练习八段锦,一起学跳广场舞,顿时原本冷冷清清的病房便热闹了起来,充满了欢声笑语。
抗疫一线的能量加油站
此前,我会将彼此的角色仅定位为医护人员和病人,一个帮助者,一个被帮助者。但慢慢地我发现,在他们身上我们同样也在汲取正能量。7床的于阿姨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摄影爱好者,喜爱旅行和摄影。有一天,她突然拉着我说:“我想给你拍个照,拍你们的眼神,你们的眼睛很漂亮!”这一句话温暖地落在我的心坎上。
“你好辛苦,我自己来!”13床的杜奶奶总是拒绝我的帮助。看见我进入病房,没戴口罩的她立马随手抓起一条毛巾,遮住了口鼻,那模样可爱极了!
“太感谢你们了,待我们像亲人一样!”16床的刘阿姨,平时在家时爱喝几口小酒,在我帮她用皮内针解决了腹胀难眠的问题后,她变成了中医拥趸,还说以后出院了要好好的找中医看看。
“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过那些护士、医生的眼睛”。这一声声的感谢与赞美,那一幕幕温暖的画面,都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我不是天使,我们只是与他们并肩战斗的战友!这个春天,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早日战胜病毒,结束这一场疾苦,平安回家。
离家后的一天,姐姐告诉我,原来我赴汉的日子正是41年前大舅舅参加反击战出征的日子,只是41年前大舅舅他再也没能回来。我出发后,妈妈她也因此失眠了好几个晚上,但母亲一点也没透露。身在前线的我们被很多人牵挂着,有亲人、同事、朋友的温暖和爱加持,我坚信武汉必胜,中国必胜!也请放心,我们一定平安!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