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人的一生各个阶段均有可能会出现听力障碍,但各年龄段的听觉又各具特点,其中婴幼儿期、学龄期,中青年期,老年期代表了人的不同生理阶段,也体现了不同的听力特点。
新生儿、婴幼儿群体
婴幼儿听力发育特点
胎儿时期:大约在20周开始,听能系统逐渐开始发育。胎儿后期听觉已经比较灵敏。
2个月:婴儿已能辨别不同声音。
3~4 个月:婴儿能在听到声音后将头转向声源。
5个月:婴儿对动感的玩具感兴趣。
6个月:婴儿已能区分父亲或母亲的叫声,叫他(她)的名字有应答的表示,能对发声的玩具兴趣
8 个月:婴儿在听到声音后,眼及头转向声源并注视,能确定声音来自何处。
10个月:婴儿两眼可迅速地转向声源看,对铃声及人的声音有应答。
18个月时:幼儿开始区别不响度的声音如犬吠声与汽车喇叭声。
24 个月:幼儿对声音响度的区别较精确。
3岁幼儿:对声音的区别更精细、如能辨别/er/与/e/。
4岁:能区别/f/与/s/或/f/与/th/。
儿童听觉的发育一直持续至少年期
新生儿出生后需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
张官萍主任医师解释,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应完成初筛,对于初筛未通过的宝宝在42天内需回医院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应当在出生后3个月内转诊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对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的患儿应当在出生6个月内进行相应的临床医学和听力学干预。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即使通过筛查仍应结合听性行为观察,3年内每6个月随访一次。
哪些患儿是有潜在高危听力损害的宝宝呢?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超过5天
2、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病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5、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6、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7、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8、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
9、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0、体外膜氧
11、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12、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滥用药物或酒精
13、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有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专家提醒,没有高危因素的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自行在家里通过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以下是0~3岁儿童听性行为观察法阳性指标
学龄期及青少年儿童听力基本稳定,此阶段儿童易受后天环境及疾病影响引发听力下降。
中青年人群
中青年人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力,本是身强力壮的时代,是不是完全不用担心听力问题呢?
专家解释,从人群来看,中青年各项身体机能的确较好,但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职场和社会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紊乱、熬夜加班等生活特点,近年来,中青年的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等疾病时有发生。同时现代电子设备的频繁使用 增加了噪音引起的神经性耳聋可能性。
作为当代的广大中青年人士应该如何保护自已的听力?
1、规律生活作息,适当放松身心,不长时间熬夜、加班。
2、饮食合理搭配,三餐定时定量。
3、要避免噪音性听力损害。
4、重视全身身体健康,控制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5、重视保持心情愉悦,保证足够的有质量的睡眠。
老年群体
老年性耳聋( ARHL) :是指随年龄增大而出现的听力损失,患者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多伴有耳鸣及言语识别能力下降。中国老年人群中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为 30% ~60%。
老年人听力日常保健可以这样做:
1、避免噪声暴露
2、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基础病。
3、如果是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应该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听力检查,排除突发性耳聋或基它耳科疾病
4、如果老人听力下降已影响到日常生活交流,应当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听力评估,必要时佩戴助听器辅助听力,避免社交障碍。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