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神州大地,在抗疫的关键时期,全国人民响应号召,能不出门则不出门。各大医院尽可能地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腾地儿”,其他疾病的患者更是尽量避免前往医院,阻断交叉感染。
此时,患其他疾病的患者,应如何做好自我管理?全方位了解疾病,是关键的一环。为了提高患者及广大群众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和了解,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劳成峰主治医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的采访时,针对心力衰竭这个疾病展开科普。
在心力衰竭的早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此外,在日常起立活动有可能会出现疲乏、无力、胸闷、气喘、心悸,以及心前区不适等症状。
遗憾的是,大多数心衰患者无法痊愈,只有少数急性心衰患者在去除原发病后可以痊愈。大多数心衰都是慢性心脏病的晚期表现,疾病预后较差且患者心脏已经受到器质性损害,疾病无法痊愈,治疗目的是改善心脏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
心力衰竭的用药相关问题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合理应用药物是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治疗的关键,以下这三个用药知识,需了解。
1.心力衰竭治疗“金三角”
心力衰竭治疗的金三角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醛固酮拮抗剂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如规律地应用心脏的金三角治疗,可有效地延缓心脏的器质性病变的发展。
心力衰竭治疗的金三角治疗原则及要求比较多,且每种药物都有相应的禁忌,需要规律性地应用药物进行处理。
2.心力衰竭低血压患者 需谨慎使用扩血管药物
心力衰竭的传统治疗药物包括强心剂、利尿剂以及扩血管药物。其中,扩血管药物通过扩张周围小动脉、小静脉,减轻心脏的后负荷、前负荷,可改善心衰症状。心功能不全比较严重并且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增高的心力衰竭患者适合用扩血管药物,但低血压患者应慎重使用。
3.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药物
很多心力衰竭的患者比较关注的是,洋地黄类药物是否能有效治疗心力衰竭。劳成峰表示,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无法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但亦有研究表明,应用洋地黄类积极治疗心力衰竭,能减少患者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长期治疗安全性、耐受性较好。
建议患者在在专家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