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媒体曾经报道过几起疑似新型肺炎患者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情况,而今日一名来自成都的女性疑似患者在前4次核酸检测呈阴性的情况进行了第5次核酸检测,检查结果呈阳性,最终被确诊为新型肺炎。人们总说“事不过三”,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案例,让这个患者需要接受5次检测呢?
新型肺炎如何诊断?
要回答开头的话题,首先我们先再了解一下新型肺炎的诊断标准:
一般认为,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被认为是新型肺炎疑似患者:
1、流行病学接触史:即发病前两周内前往武汉或者接触过来自武汉的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的情况;
2、临床表现:出现发热的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发现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而对于疑似患者,会对其进行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阳性,那便可以确诊为新型肺炎患者。
然而也是在今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10000多例。据悉,针对湖北省疫情特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相关专家解释,对于疑似患者只要CT检查发现有新型肺炎肺部病变的特征,即使没有进行核酸检测,也称为临床诊断病例。
虽然这个方案中新增加的“临床诊断”仅针对湖北省,但这也提醒其他地区,是否应该的一些疑似案例的诊断更加严谨。
患者具有“教科书式的病毒肺炎感染表现”,医生不敢轻易排除感染
好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个病例。据悉,此名患者李某1月末曾与丈夫前往攀枝花与友人聚餐;后来,饭席中的一位友人被确诊为新型肺炎,夫妻俩开始实施自我隔离。不久,李某的丈夫也被确诊,李某此时作为密切接触者且出现发热症状。在对李某进行隔离观察后期间,其进行了两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然而李某在观察期间却出现了再次发热的情况,随即转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CT检查有病毒性肺炎的表现,但进行了两次核算检测依旧为阴性。
患者满足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热表现、影像学表现,而且放射科医生也称其CT检查结果是“教科书式的病毒肺炎感染表现”,因此医院的专家组认为仍然不能排除其新型肺炎的感染可能。于是为李某进行了第五次核酸检测,这一次医生还为李某进行了纤支镜肺泡灌洗,取出样本送到当地疾控中心检查,最终终于被确诊。
其实,从这些报道的案例来看也并非是说这个病毒就特别“难缠”或者“狡猾”,因为本身任何病毒的核酸检测都不是100%的检测率。因此,这除了需要临床上对诊断更加仔细、严谨之外,也告诫了一些在隔离、观察的人群,凡是有接触史尤其是已经出现症状的都不应该掉以轻心,一定要配合做好隔离和相关的医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