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三大疾病杀手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分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也是众所周知的富贵病,在我国,糖尿病病人这个群体在日趋变大,形式相当严峻,对糖尿病这种疾病的预防护理知识更加需要普及,尤其是一些患上糖尿病的病人,病急乱投医,很容易对这种疾病有认知上存在误区,甚至因为这些误区让他们的病情无法好转甚至还加剧病情了。
那么常见的糖尿病认识误区有哪些呢?
一、 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没区别
动物胰岛素是在没有生物工程技术的条件下,从猪或者牛的胰腺组织中提取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挽救患者生命。其蛋白质成分和结构不同于人胰岛素,因此生物效价低;过敏反应发生率高;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减低疗效,随着基因工程的进展,研究人员清楚地认识了人胰岛素的分子结构和定位,基因重组的人胰岛素已经取代动物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注射用人胰岛素的分子结的与人自身合成的胰岛素结构完全相同,生物利用度高,长期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
二、 擅自模仿其他糖尿病患者用药
降糖药应在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血糖高低、进食多少、生活习惯、肝肾功能、病程长短、有无其他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并要结合降糖药物的降糖强度、肝肾代谢特点、作用时间长短用等药理学知识,给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物方案。切忌自作主张随意跟从危药。不恰当地服用降糖药物可发生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发生低血糖昏迷导致死。
三、 药物价格高,降糖必定好
新近上市的降糖药物因为研发成本、进口税收加工运输成本等原因,因此售价比较高,但不等同于降糖效果好。一些老的药物如二甲双胍,临床已有50多年的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明确,目前仍然是2型糖尿病患者必一线用药。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应该注重个体化,因人而异,只有合的才是最佳的,并不是价格高的就一定会更好。
四、 血糖降得不好就频繁换药
其实如果没有不能耐受的副作用或服药禁忌,原则上不推荐频繁变换治疗方案的,毕竟每种药物方案治疗,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疗程才能起到效果。
温馨提示:以上常见的几个关于糖尿病常见的认识误区,要好好辨别并加以改正,并及时告知身边的人,以免他们踩进这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