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往往会感到心律失常,而大多数人认为心律失常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不需要特别在意,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心律失常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应该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
心律失常的危害
血液循环失常: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房和心室收缩程序改变,能使心排血量下降百分之三十左右,引起病人心虚、胸闷、无力等症状。
猝死:发生猝死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传导阻滞引起瘁死的发生率最高。
心律失常对心、脑、肾、胃肠道、肌肉和皮肤的血供可产生明显的影响,但这种损害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本身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对心排血量的影响和重要特定器官的功能状态。
肾缺血:频发房性或室性早搏可引起肾血流量平均减少8%~10%,房性心动过速和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及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其肾血流量分别减少18%、20%、60%,导致肾循环血管收缩,引起肾缺血,其症状包括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既然心律失常有危害,应该要怎样护理呢?
心律失常的日常护理
心律失常患者最好采取右侧卧的睡姿,保持身体自然屈曲,有利于血液的回流,如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可采取半卧位或30度角坡度卧位。
在睡觉前躺在床上做些简单的小运动,可放松身心,有利于睡眠。可躺在床上抬抬腿,或将两腿缩在胸前,胸部贴着大腿根部,双手伸直夹在耳朵旁边,手肘至手掌部位均贴在床上。
精神愉悦对身体生理功能会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各种疾病的恢复。特别是对于心律失常患者,精神因素常会影响神经系统对于心脏的调节,情绪紧张、激动、抑郁、悲伤、焦虑、恐惧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对非功能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来说,不要因为疾病而加重思想负担。临床实践表明,抑郁和精神紧张都可导致或加重心律失常,而正确的态度和乐观的情绪则会消除或减轻心律失常症状。
对于有原发心脏病的心律失常患者,除了需要按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外,还需要按时服用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并且患者应定期复诊,调整药物用量。
心律失常的日常护理很重要,不可忽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