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组织器官发育还不成熟,生理功能尚不完善,其新陈代谢比成人要旺盛,而且小儿的体质及体积与成人也不同,所以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差别。年龄越小,这种生理上的特点越明显,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儿,因肝脏和肾脏尚未成熟,对药物的解毒功能不及成人;同时由于身体内的一些天然屏障也不完善,更易出现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可导致药物中毒。根据这些特点,小几用药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胃肠功能差:初生至1岁的婴儿,胃的容积小,胃肠的活动能力也弱。喂药时应注意体位,不要给水过多,否则容易引起呕吐。由于药物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长,因而要注意少用或不用对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退热药、抗菌药等,不要在胃空的时候喂药。
2、肝脏功能不健全:小儿的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解毒的功能差,故用药受到限制。许多抗感染药、镇静药等在肝脏代谢灭活,必须用时应用较小剂量,肝毒性较强的药物不可用。
3、肾功能的快速发育:小儿的肾功能发育变化较快,通常新生儿的肾脏排泄能力仅相当于成人的17%~40%,到2岁左右,其能力可近于成人。故2岁以下的婴幼儿必须慎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以免造成蓄积中毒,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一般不用常化的这类药物有:氨节西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必须使用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的剂量调整。
4、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小儿对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特别敏感,此类药易引起强烈的反应。如婴儿使用可待因、喷托维林、苯丙哌酮等中枢性镇咳药时,容易引起中枢性的呼吸困难和惊厥。小儿由于血一脑屏障尚不健全,有些药物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毒性反应。
5、生长发育迅速:小儿长得快是个重要特点,因此绝不可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能影响小儿的发育;四环素可以影响小儿骨骼和牙齿的生长;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影响小儿的软骨发育,因此小儿应禁用或慎用。
6、用药途径和给药剂型的选择:小儿的用药途径的选择很重要。例如,婴儿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给药。婴儿的皮肤通透性很高,在给予外用药物时,应考虑到其透过皮肤吸收后造成的全身作用。小儿在口服药物时,往往不易配合,应该注意不可强灌,以免吸入气管。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皮肤用药(如贴剂)或直肠给药(如退热栓剂)等其他用药途径。
此外,小儿易发生药物过量毒性反应,特别是许多五颜六色的片剂和胶囊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而误食,因此要将药物远离儿童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