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出生24小时之内就要开始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注射疫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害怕打针,带孩子打针会有哪些误区。
带孩子打针有哪些误区?
1、蒙眼睛
在给孩子打针时家长会把孩子的眼睛蒙起来,认为这样就可以减少害怕蒙眼睛,会让宝宝处于黑暗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要让孩子正面的面对,引导孩子一定要坚强,家长要陪伴孩子的左右并且鼓励孩子。
2、过于信任
孩子打针的时候难免会非常的害怕乱动,有一些父母只是会按住孩子的上半身防止动弹,但是却忽略了孩子下半身腿部动。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非常的乖,所以会放松一定的警惕,也没有用力的去抓,在打针时因为害怕而乱窜容易伤害到其他的部位。在给孩子打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放松,如果给孩子右上臂打针的话,应该让孩子坐在家长腿上,家长用右手臂抱紧孩子,让孩子的头部靠近家长,家长可以用双腿来固定孩子的腿部,握住孩子的手,这样可以防止打针的过程中乱动。
3、哄骗和暴力
有很多家长为了能够让宝宝配合打针连哄带骗用各种方法,甚至有一些家长会使用打针的方式来恐吓孩子,从而对预防针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一次两次还可以,但是长时间下去会影响孩子的信任感,从而削弱了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告诉孩子打预防针只是为了预防各种传染疾病,有利于身体健康,并且要鼓励孩子要坚强的面对,积极的消除恐惧的心理。打针时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喜欢的小玩具,这样可以分散其注意力。
4、强行带着孩子去医院
有些家长知道孩子以前会哭闹,所以直接带着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强烈反抗和反感。应该适当的植入一些奖励的概念,比如打完针之后带着孩子去玩耍,这样孩子会期待打完之后想要做的一些事情,从而转移注意力。
温馨提示
不要强行带着孩子去医院打针,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逆反心理,打针确实是非常疼痛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慢慢的接受,所以不能强迫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