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如何判断宝宝得了中耳炎

家庭医生在线 2018/1/25 10:01:35 举报/反馈

小儿中耳炎是一种我们熟悉的疾病,它也是一种患儿耳部的疾病,在得病后,我们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检查,而且也要尽早的进行治疗。

中耳炎是什么

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粘膜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而诱发的一种炎性病变,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好发于春冬两季,包括非化脓性以及化脓性两种,其中非化脓性中耳炎也称为卡他性中耳炎,而化脓性中耳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在中医上认为,中耳炎的发病是由于体内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导致的,故又称为“耳脓”、“耳疳”。

咽鼓管是中耳炎发病受感染的最主要部位,而儿童的咽鼓管相对大人而言相对较短,且显得宽而直,呈水平位,当儿童患有流行性感冒、猩红热、麻疹等疾病时,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就会入侵咽鼓管从而诱发中耳炎,因此,儿童是中耳炎的好发人群。当3-6岁的儿童上了幼儿园后,集体生活环境也是中耳炎发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妈妈们如果发现儿童上学后如果出现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和耳道流脓等症状,要尤为注意。

小儿中耳炎症状

1、卡他性中耳炎:又称渗出性中耳炎或者非化脓性中耳炎,婴幼儿常见,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负压引起。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自声过响,自述吞咽时耳内作响,耳鸣如吹风样,擤鼻时耳内有气过水声,可有轻度耳痛。检查见鼓膜浑浊,黯淡无光,如毛玻璃油纸状,可有不同程度内陷。透过鼓膜可见液面,偶见气泡。听力检查多呈传导性聋或混合性瘤,鼓室负压,鼓室图呈B型。渗出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加强本病的预防工作对小儿的防聋治聋非常重要。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发生在上感或急性传染病时,尤其在体弱、免疫力低下、贫血、糖尿病等患儿。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1)局部症状①耳部痛发病时,耳深处极度疼痛,也可有乳突部压痛或患侧头痛,多在夜间,小儿痛醒,幼儿用手抓耳或摇头,烦躁不入睡,啼哭拒食;②耳漏鼓膜一旦穿孔,脓液可从耳道排出,开始可为血性,后为黏脓性。

(2)全身症状小儿较成人重。高热可达40℃以上,可有高热惊厥;呕吐、腹泻,严重时有脑膜刺激症状。

(3)局部检查炎症持续2~3日,脓液积聚,鼓膜彭隆,最后鼓膜紧张处破溃,脓液外溢,耳痛稍缓解。检查:在穿孔前全鼓膜极度充血,标记消失,向外彭隆;穿孔后常见自穿孔处搏动样溢浓。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如乳突受累,乳突红肿、压痛。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居多,有时有变形杆菌等混合感染。患耳常因在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局部破坏较重,或病理改变特殊,感染反复发作,持续流脓,听力减退。按病理改变,可分为三型:

(1)单纯性多由于咽鼓管感染,鼓膜中心性穿孔,主要病变在黏膜,中耳黏膜肥厚增生,分泌物多呈黏液或黏液脓性,多无恶臭,无骨质破坏。

(2)坏死型除中耳黏膜炎症外,伴有骨质破坏,包括听小骨、上鼓室及乳突,常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触之易出血。分泌物多呈脓性,有臭味。

(3)胆脂瘤型可继发于鼓膜边缘性穿孔或大穿孔,外耳道鳞状上皮侵入鼓室,甚至乳突。鳞状上皮角化层不断脱落积聚、脂肪变性,形成干酪状团块,继续扩大,周围骨质压迫吸收,日久可波及乳突及邻近组织,包括乙状窦、硬脑膜、迷路、面神经管等引起多种合并症。检查:鼓膜有大穿孔或松弛部边缘穿孔,内有多量白色干酪状分泌物,量不多,有奇臭。细菌培养常有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混合感染。局部可有肉芽组织增生。X片或CT可诊断胆脂瘤。

小儿中耳炎判断

1、早期(医学上称咽鼓管阻塞期):小儿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出现耳鸣、耳内不适等(小儿不会表达),但耳部的难受会影响宝宝玩耍和睡眠。医生在此期检查可发现有耳膜(医学上称鼓膜)内陷,中耳内有积液。

2、进展期(医学上称化脓前期):表现为发高烧,体温可达39℃~40℃,小儿哭闹不安、听力下降和耳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表现类似感冒或肠炎,极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检查后可发现耳膜充血、听骨红肿、外凸。

3、高峰期(医学上称化脓期):小儿高烧、拒食,严重者面色发灰、波动性耳鸣、听力下降和耳痛向四周放射。检查可发现耳膜外凸,中耳内积脓。

4、后期(医学上称消散期):一般在患病4-5天后,小儿的体温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溃,脓液从耳道流出,耳鸣和听力下降仍存在。

小儿中耳炎检查

1、鼓膜:松弛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捶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皱襞夹角变小。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单黄、橙红油亮或琥珀色,光锥变形或移位。慢性者可呈灰兰或乳白色,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短突显比垩色,捶骨柄呈浮雕状。若液体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此液面状如弧形发丝,称为发状线,凹面向上,头位变动时,其与地面平行的关系不变。透过鼓膜有时尚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

2、拔瓶塞声:这是一种简单的中耳炎检查方法,将儿童的耳屏用手分别紧压,然后将手迅速放开耳屏,左右手分别进行试验,如果是患有中耳炎,患儿会自觉患耳有类似拔瓶塞时的声响。

3、听力检查:音叉试验及纯音乐听阀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聋。听力损失正负不一,重者可达40dB HL左右。因积液量常有变化,故听阈可有一定波动。听力损失一般以低频为主,但由于中耳船生结构及两春的阻抗变化,高频气导及骨导听力亦能客观下降,积液排出后听力即改善。声导肯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平坦型(B型)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高负力型(C3型))示鼓咽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积液。听力障碍显著者,应行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检查,以确定是否对内耳产生影响。

4、CT扫描检查:CT检查时在儿童治疗中耳炎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检查项目之一。通过CT扫描,可以见到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从而能够清晰地观察出中耳内的病变情况,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医生为儿童的中耳炎治疗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

(责编:黄婉雯 )

展开剩余内容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