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呕吐的现象,在出现了后,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根据孩子呕吐的症状及呕吐物来判断孩子的病情,不明原因的呕吐则需及时就医。
小儿呕吐怎么办
1、要让孩子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
2、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去除异味。婴儿可通过勤喂水,清洁口腔。
3、勤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水温应冬季偏热,夏季偏凉,温水易引起吐。
4、注意饮食,不要吃得太多,尽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腻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吐后应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条),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5、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呕吐与饮食及咳嗽的关系、呕吐次数、吐出的胃内容等。
6、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经常变动体位,否则容易再次引起呕吐。
7、小儿的呕吐常见于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当小儿出现呕吐时,首先要暂时禁食,让消化道有一个休息的时间,可先给些淡糖盐水或淡茶水,过几个小时或1~2天也就好了。
8、如果乳儿偶于吃奶后有吐,可能是吞咽了空气,下次喂食时应将奶头塞没,不让其吞咽空气,吮完后可抱起小孩轻拍背部,让空气排出后取右侧卧位,并略抬高上半身。如经常在吮奶后呕吐,但一般情况正常,可能有幽门痉挛,应在医生指导下,让小儿吃些解痉药;一般营养情况受到影响时,要防幽门肥大,应请医生检查。
9、如果反复剧烈呕吐,吐出黄水,一般护理仍不见好转,要防肠梗阻。如果同时伴有其他发热等情况,应该把详细情况向医生介绍。如发现呕吐物异常时,应将呕吐物一并带给医生,以便参考分析呕吐原因,及时正确处理。
小儿呕吐护理
1、注意患儿体位:在婴儿呕吐时,应立即将其头转向一侧,易于将呕吐物排出,不可仰卧或将婴儿抱起来,避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不可摇晃宝宝的身体。因为摇晃身体有可能造成呕吐物阻塞在咽喉部。不可捏住宝宝的嘴巴,不要以强迫的方式止吐。可轻拍宝宝的背部,让宝宝平静下来,再用热毛巾将他嘴巴周围擦干净。
2、多补充水分:为防止脱水,不妨让宝宝喝温的牛奶、米汤、宝宝用的电解质水饮料等,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喂食。若呕吐严重,吐完后2小时,再喂以温开水或温的牛奶、米汤等,也可给宝宝喝鲜果汁等,并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喂食。
3、保持口腔清洁:呕吐之后,口腔中会有残留物,这可会引起宝宝再次呕吐。较小的宝宝,父母可以用湿纱布蘸温水来清洁口腔;较大的宝宝,可以用温开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4、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和使用大小合适的奶嘴:宝宝容易溢奶与喂奶姿势不当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以奶瓶平放的方式喂宝宝,奶瓶就容易跑进空气而引发溢奶,所以在喂宝宝时,应将奶瓶垂直呈45度角,以防空气进入。挑一个大小合适的奶嘴也至关重要。奶嘴大小不当,宝宝喝奶时将多量的空气吸到肚子里造成腹胀也容易吐奶。
小儿呕吐注意事项
1、呕吐与饮食的关系:新生儿食后立即呕吐奶汁或水,应考虑食管闭锁或狭窄。若病儿有不洁饮食或冷饮过多,食后24小时内呕吐,且伴有腹痛、腹泻等,为急性胃肠炎。
2、呕吐的性质:吐前无恶心及腹部不适,呕吐呈喷射性,且伴头痛,大多为颅内病变;如伴发热、精神差、嗜睡或惊厥,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如外伤后出现喷射性呕吐,可能有颅内出血、脑水肿、颅内压力增高。
3、呕吐物的性状:吐物含有胆汁或粪质且伴有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表示十二指肠以下有梗阻;吐出物有较多血液时,应考虑消化道溃疡等。尽可能将呕吐物一起拿去医院检查化验。
4、腹痛:应注意腹痛的部位及腹痛与呕吐的关系,,若开始为上腹痛,以后转移到右下腹,伴发热,可能为阑尾炎,,腹膜炎为持续性全腹痛,胆道蛔虫为右肋下钻顶样痛,肠寄生虫为脐周痛。
5、血便:痢疾患儿为脓血便,伴腹痛及里急后重。肠套叠多见于1岁内的小儿,大便果酱样或鲜红,伴阵发性哭闹不安。
6、脱水:分辨脱水的方法可从宝宝的皮肤是否干燥、前囟门是否凹陷、哭时有没有眼泪、皮肤摸起来有无弹性等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宝宝有脱水的现象,就应该马上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