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是一种常用于治疗乙肝的药物之一,但如今乙肝患者初次接受治疗时使用拉米夫定需慎重选择,这是为什么?
拉米夫定在1990年代初被欧美一些国家用来治疗艾滋病,多作为艾滋病联合治疗方案中的一种用药;到了90年代中期,被发现对乙肝病毒DNA有抑制作用,不久后被批准用于治疗乙肝。
拉米夫定对HBV-DNA病毒的多酶以及HIV的逆转录酶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体内体外均可抑制病毒复制。
拉米夫定药物进入人体后被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然后进入肝细胞;在细胞内进行磷酸化,成为三磷酸拉米夫定。因为拉米夫定原形药抑制HBV需要较高浓度,但在细胞内转化成三磷酸盐后,较低浓度即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而且后者在细胞内的半衰期长达17-19小时。拉米夫定能迅速抑制HBV复制,其抑制作用持续于整个治疗过程。同时使血清转氨酶降至正常,长期应用可显著改善肝脏坏死炎症性改变并减轻或阻止肝脏纤维化的进展。
服用拉米夫定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拉米夫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头痛、恶心、身体不适、腹痛和腹泻等,这些症状一般较轻并可自行缓解。
如果使用拉米夫定出现耐药,是治疗过程中一个棘手的问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骆抗先主任医师介绍:“长期用单药每年有20%的患者发生耐药,服药四五年后有70%以上的患者发生拉米夫定的耐药。”
骆抗先主任医师还指出拉米夫定耐药不仅会导致使用拉米夫定无效,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1、病情又回到治疗前的状态,如果继续单药可能病情加重;2、对核苷同类药交叉耐药(替比夫定无效,恩替卡韦需加倍剂量、而且只能短期应用,较长用药可能扩大到恩替卡韦本身的位点耐药);3、促使阿德福韦单药的药效降低、提前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