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芝楼灵芝百科

灵芝多糖防治“慢性胰脏炎”,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相有关

家庭医生在线 09月27日

胰脏给人的存在感不高,却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一旦因长期发炎而出现功能异常,不只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更可能诱发糖尿病。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最近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的报告即指出,灵芝多糖可缓和或预防慢性胰脏炎的发生,其抗发炎作用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相密切相关。

胰脏的功能与发炎症状

多数人对胰脏的印象是分泌胰岛素,让血液里的葡萄糖可以顺利进入细胞,为其所用,这是胰脏的内分泌功能。事实上胰脏还有外分泌功能,亦即分泌「胰液」──这里面包括了微碱性的碳酸氢钠,以及解脂酶、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经由胰管送至小肠的#!前端(十二指肠),一方面中和胃酸,一方面帮助肠道消化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胰脏长期反覆发炎,除了会引起疼痛,#!先出现异常的,就是它的外分泌功能。当上述消化酶分泌不足时,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会大受影响,很容易造成腹泻(尤其是脂肪性腹泻)和体重减轻;如果胰脏发炎肿块不巧压迫到总胆管(输送胆汁到十二指肠的总胆管会行经胰脏),还会造成黄疸;倘若发炎火势蔓延到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那么病发糖尿病则是迟早的事。


胰脏的相关位置

原图作者/training.seer.cancer.gov,图片來源/维基百科

灵芝多糖的抗发炎作用

灵芝多糖或许可以扭转慢性胰脏炎的宿命。

研究者先给小鼠腹腔注射化学药剂DDC〔diethyldithiocarbamat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每周2次,持续4周,诱使胰脏慢性发炎;并从注射DDC之后1周,分别开始喂食灵芝多糖,每天剂量200、300或400mg/kg,持续4周,同时与中医治疗慢性胰脏炎常用的处方「清胰利胆丸」(每天300mg/kg)进行比较。

这样的实验设计,很像我们已经遭受致病因素的威胁才开始吃灵芝,这时候致病因素与灵芝并肩存在,彼此拉锯一段时间之后,才把致病因素排除,只留灵芝持续保养。

结果发现,灵芝多糖可大幅减少胰脏内的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含量,而且低剂量灵芝多糖,就能达到「清胰利胆丸」的效果。

羟脯氨酸是胶原蛋白的主要成分,而脏器纤维化的「纤维」又是由胶原蛋白合成,因此羟脯氨酸含量的减少,代表灵芝多糖可以阻止发炎的胰脏进一步恶化。

此外,在发炎反应的刺激下,胰脏里会有大量「可促进发炎反应」的细胞激素,如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脏细胞遭受自由基破坏后产生的丙二醛(MDA)也会增加,负责中和自由基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会减少,胰脏整体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其所分泌的解脂酶、淀粉酶更是大幅减少。

然而这些与胰脏发炎相关的指标,都可在灵芝多糖的介入下趋近正常,其中尤以中剂量(而非高剂量)灵芝多糖的效果#!为显著,也明显优于中药常用处方「清胰利胆丸」的作用。

灵芝多糖对肠道菌相的调节作用

研究者进一步通过小鼠的粪便,分析其肠道里的微生物菌相。

肠道菌群间的共生平衡,是维持健康的关键──既有足够的免疫力,又不致过度发炎。而根据东北农业大学的实验显示,慢性胰脏炎会使小鼠肠道里占比高达九成的两大群细菌Firmictutes(厚壁菌门)和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明显失衡,如果能有灵芝多糖保护,这两群菌的比例则会比较接近健康小鼠。

此外,健康小鼠肠道检测不到的另一群细菌Verrucomicrobia(疣微菌门),却会在化学药剂DDTC诱发的慢性胰脏炎小鼠肠道里出现,同时Helicobacter(幽门螺旋杆菌)、Bacteroides(拟杆菌)、Prevotalle(普雷沃氏菌)等与刺激发炎或提高氧化压力的肠道菌,数量上也明显变多。

相较之下,有灵芝多糖保护的小鼠,虽然面对化学药剂DDTC的威胁,上述几种肠道菌的数量却明显受到限制,而且Lactobacillales(乳酸杆菌)、Roseburia(罗斯氏菌)和Lachnospiraceae(毛螺旋菌)等三种可以调控免疫反应的肠道菌亦明显增加。

总而言之,研究者观察到,身陷慢性胰脏炎困扰的小鼠,其肠道菌相会随着失去平衡,而灵芝多糖不仅可以减轻或避免慢性胰脏炎的发生,还能使小鼠肠道菌的生态比较接近正常的平衡状态。因此,判断进到胃肠道的灵芝多糖,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相,进而发挥抗发炎的作用。

此研究结果也再次证明,可以提升免疫的灵芝多糖,在面对发炎状况时,并不会火上添油,而是能消炎降火。

灵芝有吃有保护

胰脏之所以会发炎,可能是感染、肿瘤等外来因素促使免疫系统发动攻击,引起的发炎;也可能是胰液逆流(胆结石阻塞胆管进而压迫邻近的胰管,或胰管本身堵塞,都可能造成胰液逆流)或新陈代谢异常导致胰液分泌过多,使得胰液反过来侵蚀胰脏,造成发炎。不过#!常见的因素,还是与长期大量饮酒的饮食习惯有关,这或许是胰脏炎患者大多是三、四十岁男性的原因。

不管病因为何,胰脏炎的发生一开始通常是急性的,那种「前胸贴后背」的急剧腹痛,会让患者不得不就医治疗,但康复后如果没有找出病因并加以排除,就很容易演变成没完没了的慢性胰脏炎。

所以,得过急性胰脏炎的人都要小心防范,因为工作而需经常喝酒应酬的人更应谨慎以对。而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灵芝应该有助于降低胰脏反复发炎的风险才对。

★本文经作者吴亭瑶授权刊登,原文出处:《灵芝新闻网》www.ganodermanews.com

(责编:鲁羚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热门头条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