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节气。白露的到来预示着秋天的正式开始,天气将渐渐转凉了,也更加干燥。养生专家提醒,这时期人们需更加警惕鼻腔疾病、哮喘病、支气管病等多种疾病的侵袭,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暖事项。
今天,家庭医生在线熏蒸理疗频道来了解一下白露节气的一些民间风俗,以及白露的养生方法。
一、白露有什么习俗
1、吃龙眼
福州地区的人“白露必吃龙眼”。
龙眼俗称“桂圆”,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产。古时有“南桂圆、北人参”的说法。每逢白露时节,当地人家会在清早喝上一碗龙眼香米粥。他们认为在这一天吃龙眼对身体大补,有延年益寿之效。
2、饮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
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此时正是它生长的最佳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旧时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因而每到此时,有些老茶客就会聚在一起,细品香茗。
3、收清露
《本草纲目》称秋露多时,可以用盘收取,煎煮使之稠如怡,可使人延年益寿。秋露寨具肃杀之气,宜于煎制润肺杀祟的药物。
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安徽、四川各地,秋天民间就用瓷器收取草头的清露,和以朱砂或者上等的墨汁,点染小孩额头及心窝,称之为天炙,以祛百病。
4、酿白露酒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旧时苏浙一带乡下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送到城里亲戚朋友家。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的酒店里还有零沽的白露米酒,后来渐渐销声匿迹。
白露时节如何睡眠?
白露时节,天气转凉,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许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因此除了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外,还可适当增加午睡。
晚上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适当关窗、注意避寒。有呼吸道、心脏疾病的患者,晚上可关窗或开着空气净化器睡觉,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以减少对心肺的影响。
二、白露时节如何饮食?
进入白露之后,秋季气候更加明显。《礼记·月令》中描述白露时候的景象是这样的,“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秋主收,天气渐冷,人体的五脏也进入收养状态,逐渐进入内收、平静的状态。
白露时节,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防秋燥与防秋凉成为这一时节养生要点。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防秋燥:多吃滋润食物】
秋季燥气尤盛,耗津伤液,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痰黏、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防秋燥是秋季饮食养生的一大要事。甘味入脾,五行中,脾胃属土,土可生金,肺属金,故甘味益脾利肺,且有生津之效。《遵生八笺》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即可适当多食蜂蜜芝麻和杏仁等性润味甘淡食物。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吃银耳、蜂蜜、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同时还可以多喝开水、豆浆、乳制品等,有助益胃生津;秋主收藏,辛可发散,应少吃辛辣的食物。
防秋燥食谱推荐:
苏游凤髓汤
【材料】松子仁100g,胡桃仁200g,蜂蜜50ml。
【做法】将松子仁、胡桃仁去皮壳,研碎末待用;蜂蜜倒入锅中熬熟,加入松子仁末、胡桃仁末,边熬边搅拌,至浓稠起锅。每次饭后用温开水送服本汤10克。
【功效】本古方出自《外台秘要》,润肺生津止咳。
白果蜂蜜饮
【材料】白果10g,蜂蜜两勺。
【做法】白果炒后去壳,加水煮熟,加蜂蜜调汤服用。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
银耳山药羹
【材料】白扁豆30g,银耳30g,山药100g,白糖少许
【做法】白扁豆晒干或烘干,碾末备用,银耳温水泡发后切丝,山药洗净切片,将山药、银耳同如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20分钟,加入白扁豆末,继续煨煮30分钟,煮成羹状即可。
【功效】脾胃阴虚者。养阴生津、健脾和胃。
银鱼豆腐
【材料】鲜银鱼200g,嫩豆腐500g
【做法】豆腐切块在沸水中烫过,汤底完成后,将银鱼、豆腐一同下锅,适量加入酒、姜、葱等调料调味。
【功效】养胃阴、益中气。
【防秋凉:喝粥治秋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之后,日夜温差渐大,早晚不注意保暖或饮食不当则容易受风寒湿邪所累,引发感冒、腹痛、腹泻等病症。
饮食当注意不要贪食生冷瓜果,早餐宜喝粥,既能治秋凉,又可防秋燥,例如银耳粥、莲子粳米粥、莲子百合粥、芝麻红枣花生粥等。粥品制作简单,可根据食物本身性味及个人需要搭配,如莲子粳米粥,具有暖胃健脾的功效;莲子百合粥,可清润肺燥止咳;芡实红枣花生粥,可调整改善因夏季贪食生冷而导致的胃痛、胃胀、畏寒等胃寒表现。
不慎受寒,肺脏娇嫩,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例如老慢支、支气管哮喘等容易急性发作,所以秋季适当的耐寒锻炼可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免疫能力。
另外,白露至,夏秋交替之际,容易贪凉,导致脾胃功能失常。饮食方面可根据病情食用具有御寒解表或温中健脾的药膳:
葱姜糯米粥
【材料】葱白5根,生姜15g,糯米100g。
【做法】糯米煮粥,再将姜葱捣烂与稀粥煨热,1次服下。
【功效】疏风解表。可治伤风感冒初起,畏寒怕冷、流清涕、头痛等症。
附子止痛粥
【材料】炮附子、炮姜各10g,白术12g,人参6g,炙甘草6g,粳米100g,饴糖适量。
【做法】将上述中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最后加入饴糖调味。
【功效】温中散寒,祛湿止痛。可治疗脾胃虚寒,腹痛,胃痛,喜温喜按者。
补气黄芪汤
【材料】鲫鱼250g,黄芪15g,生姜3片,盐、味精适量
【做法】黄芪煮汁去渣,同鲫鱼、姜片共煮至熟烂,加盐、味精等调味。
【功效】益胃健脾,补气升阳。可治脾胃气虚者。
总而言之,白露时节,冷热交替,饮食切勿贪凉伤胃,且少食海鲜发物及辛辣食品,预防过敏性疾病的急性发作。防治秋燥,可多食养阴生津濡润之品。外感寒凉时,食疗的合理搭配可帮助病情恢复。
三、熏蒸防秋凉
进入秋季之后,气温开始走低,风湿关节病患者将面临更多烦恼,人们也将面临冷天气引起的诸如感冒的疾病的威胁。所以保暖对于人们来说变得更加重要了。中药熏蒸作为行之有效的热疗法,可有效祛湿驱寒,提升人体体温与免疫力,一定程度防范秋季低温天气的侵袭,以及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中药熏蒸治感冒】
实验证明,中药熏蒸对感受风、寒、湿之邪,血淤、跌、打、损、伤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排除体内风、寒、湿邪,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止痛的作用。因此能有效治疗和缓解风湿性疾病、感冒和一些骨关节疾病导致的关节肌肉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感冒是一种由病毒、混合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上呼吸道卡他性疾病,感冒的症状一般是鼻塞、流鼻涕,严重点会打喷嚏、咳嗽,咽喉不舒服,再严重点就会发烧、乏力,全身酸痛。有些人因为抵抗力差,经常反复感冒,感冒药吃多的话又会引起抗药性,或者影响肝脏。熏蒸疗法就能治感冒,比如有一个40多岁的患者,就经常感冒,每次都鼻塞、头痛,还发低烧,怕冷,他就采用了用香苏液矿石熏蒸的方法,治疗了一次就好了,那些感冒症状很快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