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阐述烧伤休克期的康复护理

2017/9/1 11:58:15

烧伤(burn)主要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粘膜、甚至深部组织的损害。其中皮肤热力烧伤(如火焰、开水等)最为多见。据统计,每年因意外伤害的死亡人数,烧伤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而且在交通事故伤害中也有大量伤员合并烧伤。中国烧伤年发病率约为1.5%~2%,即每年约有2000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烧伤,其中约5%的烧伤病人需要住院治疗。烧伤对健康的危害既包括生理上的,也包括心理上的。

1、病室保持安静,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因休克期患者水分从创面蒸发,大量热量丧失,大都畏寒,必须做好保暖,室温保持在32~34℃。

2、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尿量、尿色的变化,观察末梢循环、烦渴症状有无改善。

3、有头、面、颈烧伤,吸入性损伤未行气管切开者需密切观察呼吸,准备好气管切开的一切用物。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如因静脉不充盈穿刺失败,应立即行深静脉穿刺插管或作静脉切开,快速输入液体,补充血容量,确保输液通畅,根据24h总量及病情需要,安排补液,做到晶、胶体交替输入,水分平均输入。

5、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出入水量,观察尿的色、质、量,有血红蛋白尿和沉淀出现,应通知医师,及时处理,防止急性肾小管坏死。在导尿管通畅的情况下,成人尿量应高于30ml/h,儿童 15ml/h,婴幼儿 10ml/h左右,可根据尿量调节输液的速度和种类。当发现少尿或无尿时,应先检查导尿管的位置,有否堵塞、脱出,检查时需注意无菌操作。

6、患者出现烦渴时,表明血容量不足,此类烦渴并不因喝水而减轻,因此,不应满足患者不断喝水的要求,否则可造成体液低渗,引起脑水肿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呕吐、急性胃扩张等。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应禁食,如无特殊原因,在第3d开始可给予少量饮水,以后根据情况给予少量流质、半流质饮食等,如有呕吐,应头侧向一边,防误吸。

7、注意保护创面,四肢适当约束,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污染。

8、烦躁患者,检查原因,有无呼吸道吸入性损伤。如为血容量不足引起,加快补液速度;如疼痛引起,在血容量充足的情况下应用冬眠药物,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禁忌翻身和搬动。

9、对有心力衰竭、呼吸道烧伤、老年人或小儿,在补液时须特别注意速度,匆过快,必要时用输液泵控制滴速,防止短时期内大量水分输入。口、鼻腔或气管套管内有大量泡沫样痰,呼吸困难,要警惕肺水肿发生。

10、高热、昏迷、抽搐,多见于小儿,尤其有头面部深度烧伤者,要加强观察,及时处理。

(责编:杨绮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烧伤休克怎么回事

烧伤休克严重大面积烧伤的临床过程分4个期,伤后48h之内首先进入的为休克期。伤员在休克期内出现的休克症状一般即称烧伤休克,也可被称为烧伤早期休克,以区别于后续病程中可能发生的感染性、中毒性、失血性、过敏性、性等休克。小面积烧伤或大、中面积烧伤如果处理恰当在休克期内不一定会发生休克。烧伤休克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烧伤后血管舒缩功能受损害,微循环的改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体液渗出和丢失,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组织灌注不良。

Q:烧伤休克是什么病

烧伤休克严重大面积烧伤的临床过程分4个期,伤后48h之内首先进入的为休克期。伤员在休克期内出现的休克症状一般即称烧伤休克,也可被称为烧伤早期休克,以区别于后续病程中可能发生的感染性、中毒性、失血性、过敏性、性等休克。小面积烧伤或大、中面积烧伤如果处理恰当在休克期内不一定会发生休克。烧伤休克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烧伤后血管舒缩功能受损害,微循环的改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引起体液渗出和丢失,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组织灌注不良。

Q:烧伤休克怎么办

烧伤休克体液大量渗出是烧伤休克的主要发病基础,根本治疗措施是迅速恢复血容量,大面积烧伤伤员伤后h就有发生休克的可能。休克重在预防,若已发生休克,则应及早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抗渗出治疗方法,文献报道应用如抗炎症介质、抗细胞因子、抗氧自由基、恢复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等的药物,只是在动物实验中动物致伤前给予才有较明显的效果,临床应用时抗渗出的效果尚不十分肯定。所以烧伤后及时快速补液。补液仍是防治烧伤休克的主要手段。休克期复苏应达到3个目的:补足血容量,迅速恢复循环血量,改善组织血流灌注,使组织获得足够的氧输送纠正细胞缺氧;防治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氧自由基损伤;纠正隐匿性代偿性休克,保护肠黏膜,防止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