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高血压清晨6-10点风险高

家庭医生在线 2017/8/17 16:39:41

中国是高血压大国,高血压控制率不足10%,并且高血压患者没有把握正确的血压管理理念,他们在治疗高血压时陷入了许多误区。为提高广大高血压患者血压复杂性的充分认识,鼓励患者掌握正确的血压管理理念:“血压平稳是血压管理的基础,也是血压管理的最终目标。”今年上海高血压研究所携手广东省中医院,共同倡导开展“610清晨血压日”大型健康教育活动。

近日,610清晨早班车开进广东省中医院。活动名称之所以叫610清晨早班车,是建议患者在早晨6点至10点之间测量清晨血压。这样才能有效管理血压,实现平稳降压。为什么要选在早上6点至10点之间测量清晨血压,如何才能平稳降压呢?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心血管科主任王侠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关注和管理清晨血压是全天稳降压的小秘籍。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心血管科主任   王侠教授

清晨血压是血压管理的痛点 平时该如何平稳降压?

清晨醒来后,开始日常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通常在6:00-10:00之间)血压会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清晨服药前也恰是降压药物效果最薄弱的阶段,清晨血压的管理仍是当前管理的痛点,控制不好,易增加20%-30%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王侠教授提醒广大患者:“降血压是长期工作,清晨血压是关键,覆盖24小时的长效药平稳控制全天血压,降压就要稳稳哒!”她建议患者使用真正长效且每日服用一次即可以控制24小时血压的药物,这类长效的降压药物,作用时间长,造成的血压波动小,一天一次就能平稳控制好24小时的血压。即使偶尔漏服,都不会对血压造成波动。而短效药物作用的时间很短,服药间隔也短,服药麻烦的同时,不能有效控制全天血压波动。同时,王侠教授建议高血压患者起床后进行血压监测。当血压值高于180时,患者有没有症状都应及时就诊。除此之外,王侠教授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帮助患者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平稳降压 切莫“玩过山车”

高血压是个慢性疾病,也是一个终生疾病。很多高血压患者希望可以迅速降低血压,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高血压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迅速让血压降下来是很危险的一件事。特别是老年人,长期血压过高,“过山车”式的降压极易发生脑梗塞,造成严重后果。

夏季血压虽偏低 但不可擅自改变用药方案

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夏季血压下来了,就可以不用吃药了。其实不然,王侠教授介绍说夏天的血压确实比冬天的低一些,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个“低一些”是相对自己的冬季血压而言,并不是医学上健康人群血压的标准血压范围。由于高血压致病机理非常复杂,患者自己感觉血压下来了,但这并不代表全天24小时的血压都下来了,并都能在标准血压范围。

610清晨早班车活动现场

王侠教授强调,由于每个高血压患者情况不同,如果夏季血压真的偏低时,需要医生指导,根据医生建议减少剂量或换用不引起低血压的药物,不可擅自停药。

此外,高血压患者平时饮食可用天麻去炖鱼头,天麻具有活血和止痛的作用,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但同样具有活血功效的三七粉,高血压患者和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就不宜过度服用,且注意不要空腹饮用。同时,市面上的保健茶饮也需谨慎饮用。

(责编:许赫赫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高血压每天什么时间最危险

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饮食的不安全是诱发高血压人群的重要因素,这个数据正在呈逐年增多。一旦得了高血压,是很难根除的,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做好控制工作,避免血压升高带来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高血压每天什么时间最危险。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的一个疑问,这个当然应该是每天血压波动幅度最大,或过高或过低(高血压患者也是发生低血压的高危人群)的时间最危险。由于每位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规律、作息时间不同,合并疾病不同,服用的降压药物不同(长效、短效,降压强度),血压异常的时段也尽不相同。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夜间和清晨血压升高,吃短效降压药的患者血压会时高时低,还有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的患者也很危险。但清晨高血压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并且和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有关。 首先要了解清晨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表现形式。正常人清晨醒后血压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是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升高过快或幅度过大,会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如脑卒中、心脏病的危险。清晨高血压是指清晨血压高于正常(家庭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35/85mmHg,诊室血压≥40/90mmHg)。清晨血压是清晨醒后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小时或早晨6点到0点间的血压。清晨时段是猝死、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高发时段,清晨高血压与此有关,因此危险。清晨高血压还与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颈动脉粥样硬化,肾脏损害)有关。  因此可以这么说,在清晨是高血压每天最危险的时候,出现这样的现象,也存在一个问题,那么就是我们吃的降压药不足以维持24小时降压疗效。吃短效降压药时,降压效果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样血压就会上下波动,对血管损害很大,血压突然过度升高时就会有危险。所以建议高血压患者服用长效降压药(必要时调整服药时间),降压疗效要能够覆盖24小时,使血压保持平稳降低。还要注意避免可能导致血压剧烈波动的各种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各个方面。 对于高血压病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按时服药,做好定期体检工作,平时一定要养成规律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多锻炼身体,不要熬夜,保持心情愉悦。

Q:为什么高血压服药时间须分型?

患有高血压病,虽然坚持服用降压药但血压仍有所波动,这种情况不排除与服药时间不对有关。高血压有“勺型”高血压与“非勺型”高血压之分,二者的规律与特点有所不同。服药时间要根据这两种不同情况而有所区别,才能避免因服药而出现的血压波动,取得良好效果。“勺型”高血压是指血压的增高与昼夜变化形成了一定规律的高血压类型,大部分高血压病人属于此型。这一类型高血压的血压变化规律是:  在24小时内血压呈现明显的昼升夜降规律,从清晨起,血压开始逐渐增高,在上午7~9点时呈现一日中的血压最高峰值,之后稍下降,在下午5时左右又出现一个较小的血压峰值,之后血压缓慢下降,直到午夜至凌晨的2~3点时,血压降至一日中的最低谷状态。按照这种“两峰一谷”规律画出的曲线类似勺状,故将具有这一规律,且夜间血压均值与白天血压均值相比大于10%者,称为“勺型”高血压。  病人在血压达高峰时,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且易发生脑出血,故出血性脑卒中多发生在白天,尤其是清晨,即所谓“晨峰现象”,这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病高发时段;而血压最低时,又易发生脑动脉供血不足,血流缓慢易形成脑血栓或冠脉血栓,故缺血性脑卒中多发生在夜间。因此,“两峰一谷”的时段属高血压病人的潜在危险期。与“勺型”高血压不同,有小部分病人血压不具有以上规律波动的变化特点,即昼夜血压相差小于10%,称为“非勺型”高血压。其中有些人夜间血压不降(甚至比白天血压更高),称“反勺型”高血压。这种现象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比白昼高血压危害更大。此外,尚有“超勺型”等。“超勺型”高血压是指夜间血压显著降低,与日间均压相差大于20%。  病人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监测自己的24小时血压,以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类型,适当调整用药时间,从而使血压降到理想范围并维持在稳定状态。病人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规律,对有效控制血压非常重要。如果表现为“勺型”高血压者,病人所用降压药应主要在清晨起床后服用。尤其是1日服1次,能够24小时控制血压的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等),应在清晨7时左右服药,这样既可以控制上午升高的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又不至于引起夜间血压过低。如果服用的降压药为中短效的,要注意最后一次服药时间不能太迟,应在下午5~6点时服用。清晨血压特别高者,醒后应空腹即刻服药,并注意起床动作宜慢,活动量宜小,逐渐过渡到日常生活的活动量。“非勺型”高血压病人,服药时间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一般要在血压出现高峰前的1~2小时服药。“反勺型”高血压病人,应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必要时,也可在晚间或睡前加服一次长效药物。对于“超勺型”者,由于夜间血压低,应避免晚上服用降压药。  总之,对高血压病人来说,监测血压,了解自己的高血压类型,并根据自己血压的节律性向医生咨询,确定服药时间,对有效、平稳地控制血压是非常有意义的。

Q:高血压药是饭前服好还是饭后服?

高血压服药一般选择清晨起床时,饭前服药,或与早餐同时吃,建议选择长效降压药,平时低盐饮食,避免情绪激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