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入睡困难或是中风的先兆 中风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家庭医生在线 2017/8/7 11:16:44 举报/反馈

中风是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极高的一种疾病,在疾病发病时很多患者都没办法马上意识到,因此在此归纳出了中风高危人群的10大预警信号和症状,供大家参考。

中风高危人群的10个预警信号

1、经常头痛、头晕、耳鸣、眼前一过性发黑;

2、思维缓慢、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3、腿脚、手指、指尖麻木,摸东西没感觉,洗手洗脚感觉不出冷热;

4、一侧手脚乏力,手发抖、发颤;

5、舌头发麻、发僵,说话不利索,经常词不达意;

6、嘴角常感觉到湿润,或者经常控制不住流口水;

7、睡眠差,包括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易醒且醒后不易入睡、多梦、早醒(比平时早醒两小时以上)、醒后依然感觉明显疲劳、老是感觉睡不醒;

8、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低落,经常哭或笑;

9、兴趣减退;食欲、性欲减退,看什么都不顺眼,对人对事无原因发火;

10、行走不稳,莫名其妙会跌倒。

中风高危人群有哪些

1、高血压患者

研究表明,无论是收缩压高还是舒张压高,只要高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引发脑中风。因此,血压很高的人,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坚持服药,控制好血压,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2、心脏病患者

统计发现,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细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脏瓣膜疾病的人,或者做过心脏手术、安装过人工心脏起搏器者,容易出现血栓,引发脑中风。

3、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现血脂代谢紊乱,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容易出现高血压,这些都是引发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4、血液黏稠度高的人

有些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多,血液变得黏稠,很容易出现血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5、酗酒

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每天摄入酒精的量超过60克,就有可能发生脑中风。

6、吸烟

吸烟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与脂蛋白结合并沉积在血管避上,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容易引发脑中风。但吸烟对脑血管的影响是暂时的,只要停止吸烟2年以上,就可使脑中风的发生率大大下降。

7、脑血管畸形

有些人脑血管有先天性发育畸形或先天性血管壁缺陷,他们可能平时没有症状,但极易患出血性脑中风。

8、过食咸食的人

国外有人用白鼠作试验,发现进食大量咸食的白鼠15个星期后全部死亡。

预防中风应该怎么做

1、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防治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

2、控制并减少短暂脑缺血发作,是预防中风另一关键环节。一旦小中风发作,须立即给予系统治疗,以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

3、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当发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异常时,要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

4、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

5、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病等。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需要预防中风?中风有哪些高危因素?

你好:在中风预防上,尚无缺乏明确证据证实其能预防中风。中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选用正确的治疗药物。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引起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且血压的高低和高血压持续的时间与中风的发生率成正比关系。冠心病患者的缺血性中风发生率高于无冠心病病人的近5倍。祝你健康!

Q:如何需要预防中风?中风有哪些高危因素?

你好:在中风预防上,尚无缺乏明确证据证实其能预防中风。中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选用正确的治疗药物。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引起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且血压的高低和高血压持续的时间与中风的发生率成正比关系。冠心病患者的缺血性中风发生率高于无冠心病病人的近5倍。祝你健康!

Q:如何需要预防中风?中风有哪些高危因素?

如前所述,卒中有众多的危险因素,大部分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可以调控的,还有一些是不可调控的,如中风家族史、年龄等。积极的药物治疗甚至是外科,介入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中风危险。但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重要意义。要避免一边吃药、一边保持不良生活习惯的错误做法。清淡饮食(低盐、低脂)、适量运动、戒烟、不酗酒、保持生活规律等均可以减少卒中风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