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亦有学者持不同意见,太田痣皮损多分布在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区域,伊藤痣分布在后锁骨上神经及臂外侧神经支配区域,按神经分布的特点提示黑素细胞可能来源于局部的神经组织。
黑素细胞一般位于真皮中部,可累及真皮上部或皮下组织,黑素细胞数目较多,在病变的隆起处更多,胞体伸长,呈梭形,散在分布于真皮胶原纤维之间,少数病变中可见噬黑素细胞,病变累及眼部者,除皮肤组织外,其他组织包括深部的骨膜,亦可见黑素细胞浸润。
太田痣好发于有色人种, 如东方人及黑人,女性多见,表现为棕色,灰色及蓝色的斑点所组成的斑片,病灶边界不清,病灶内的斑点色泽可以单色,也可兼有上述颜色,而且色泽深浅不一,由于黑色素细胞在真皮中的分布的密度及部位不同,斑片可表现为淡棕色到深蓝色,同一病灶的不同部位可以具有不同颜色,部分患者的病灶有缓慢增大的倾向,斑片发生于前额,眼周,颊部及颧区,即与三叉神经的第I,II区的分布区相当的区域,可以占该区的全部或一部分,斑片可发生于面部的单侧,也偶有发生于双侧面部的,往往呈双侧对称,有的黑色素细胞同时还分布于结膜,角膜及视网膜上。
皮损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斑片中央色深,边缘渐变淡,偶尔色素斑的某些区域可隆起甚至发生粟粒到绿豆大小的小结节,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皮损的颜色因日晒,劳累,月经期,妊娠而加重,有的青春期变深扩大,太田痣的颜色可有一定的变化,如夏季颜色较深,冬季较浅,情绪对颜色也有影响。
本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眶周,颞,前额,颧部和鼻翼,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分布的区域;单侧分布,偶为双侧性(约10%左右),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结膜,角膜, 虹膜,眼底,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皮损广泛者亦可累及头皮,耳颈,躯干,上下肢等部,口腔和鼻咽部粘膜亦可受累。
多发于颜面一侧的上下眼睑,颧部及颞部,偶发于两侧颜面,约有2/3的患者同侧巩膜蓝染,上腭及颊黏膜也可受累,分布通常限于三叉神经第一,二支所支配的区域,皮损通常为斑状,其中偶有结节,可为褐色,青灰,蓝,黑等色,褐色沉着多为网状或地图状,而蓝色色素沉着较为弥漫,50%的色素斑是先天性的,其余出现在10岁之后,偶有晚发或妊娠时出现,可伴发伊藤痣和鲜红斑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