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便秘拔罐疗法

2017/8/2 11:31:26 举报/反馈

中国民间流行一句话:“扎针拔罐子,病不好也去一半子。”拔罐疗法是指用加热、抽气等方法使杯、筒、罐等器具内气压低于普通大气压,使其吸附于体表疼痛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拔罐可以改变皮肤温度,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故又将拔罐疗法称为瘀血疗法。通过拔罐疗法,可以疏通经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进而治疗便秘。

1、选择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室温适宜的房间作为治疗室,注意保暖。采取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施术穴位或部位。清洁施术穴位或部位,有汗液的应擦干,有粗长毛发的部位,应剃刮干净,防止发生感染和漏气。

2、用镊子夹着点燃的酒精棉球、小纸片或火柴,或将蘸有少许酒精的纱布缠绕于粗铁丝上点燃,一手握罐,将燃烧物伸入罐内一闪即出,迅速将罐扣于应拔的穴位或部位上。操作时应注意棉球或纱布少蘸酒精,且不能沾于罐口,以免烫伤皮肤,此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3、将火罐吸拔住后,一般留置10~20分钟,使局部皮肤和浅层肌肉及其他软组织被吸拔入罐内,呈现潮红或皮下出现紫黑色瘀血。留罐时间过长(半个小时以上),则容易出现水泡。此法适用于深部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也可以在应拔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针刺得气后,再拔罐,称为针罐法。也可以将罐具投入由一定药物煮的药汁内煮15分钟,再取出罐具吸拔在应拔穴位或部位上,叫药罐法。

4、在拔罐时局部可能产生牵拉、紧缩、发胀、温暖、酸楚、透凉气等感觉,均属正常。启罐后在吸拔部位上都会留下罐斑或罐印,1~2天后即可自行消失。启罐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拔罐部位罐斑或罐印上的小水珠,如果在拔罐部位上出现小水泡,可不做处理,任其自行吸收;对于水泡较大者,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泡中水液,涂上龙胆紫。

实热型:症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赤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

【穴位】支沟、天枢、足三里、大肠俞、八髎。

【治法】

(1)留罐法:患者仰卧位,选择大小适中的火罐,于支沟、天枢、足三里进行吸拔,每穴留罐10~15分钟;然后患者俯卧位,于大肠俞、八髎进行吸拔,每穴留罐10~15分钟。每天操作1次,10次为1疗程。

(2)走罐法:患者仰卧位,先在患者肚脐周围涂抹适量润滑剂。再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吸拔于患者肚脐周围。然后做顺时针方向走罐数周。走罐时手法宜轻柔。然后再将火罐吸拔于天枢处,留罐10分钟。每天操作1次,10次为1个疗程。

虚寒型:症见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晄白,喜热怕冷,四肢不温,腹中冷痛。

【治法】走罐法。患者俯卧位,先在八髎穴处行旋转走罐法,至皮肤潮红。后在脾俞至肾俞穴之间走罐,上下推拉至皮肤潮红。仰卧位,于脐周处顺时针旋转走罐,手法轻,时间稍长,再于足三里穴留罐。隔日操作1次,10次为1个疗程。

【穴位】八髎、脾俞、肾俞。

气虚型:症见虽有便意,但每于临厕之时却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大便并不干硬,便后疲乏,面色晄白,神疲气怯。

【穴位】脾俞、胃俞、大肠俞。

【治法】千上述穴位进行拔罐操作,每穴留罐10~15分钟,隔日操作1次,10次为1个疗程。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什么是根治型拔罐疗法

根治型拔罐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疗法,适用于医治人体各种慢性病。气随血行,脾生血、肝藏血、肝区、脾区是根治型拔罐疗法最常用的部位。采用此方法,会使患者的身体达到气血畅通、舒筋活络、精神复活、阴阳平衡。而普通拔罐达不到根治型疗法的疗效。根治型疗法是从脏腑经络的根本上来治疗疾病,把病气完全排除体外,所以叫做根治型拔罐疗法。

Q:拔罐疗法是怎么样的的?

拔罐是利用热力排出罐里面的空气,然后利用负压使罐附着于皮肤上,造成皮肤淤血现象的一种方法,拔罐可以驱寒去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拔毒泄热,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解除疲劳!拔罐前先将罐洗净擦干,等待十分钟左右将罐取下,取罐时也不要强拉硬扯。

Q:拔罐疗法是怎么样的的?

你好,拔罐疗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疗法。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