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斜视病是如何分期的

2017/7/13 11:24:13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以眼球无运动障碍、第一眼位和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可为先天性,也可因外伤、或全身性疾病导致。

1、婴幼儿型内斜视:婴幼儿型内斜视(infantileesotropia)又称先天性内斜视(congenitalesotropia),是指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的内斜视,因为很少能证明确系生后即发生内斜,多在生后6个月内才发现。

2、反向斜视(antipodeansquint):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斜视。在同一眼上,眼球有时内斜,有时外斜;或当一眼注视时另眼内斜,而另眼注视时,该眼反而外斜,此种特异的反常现象即为反向性斜视。

3、微小度数斜视(microtropia):为斜视角小于5°、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弱视,旁中心注视和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斜视。

4、急性共同性斜视(acuteconcomitantstrabismus,ACS):为发病较突然的双眼视轴不平行,眼位偏斜,伴有复视,斜视角在各方向都相等,无眼外肌麻痹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恒定性斜视。

5、周期性斜视(cyclicheterotropia):又称周期性内斜视(cyclicesoropia)、时钟机制性内斜视(clock-mechanismesotropia),是指眼位内斜与正位(或轻微内斜)交替出现且有明显规律的一种斜视。

6、固定性斜视(strabismusfixus):是指单眼或双眼被固定在某一位置上,不能向其他方向转动的一种特殊斜视,与广泛纤维化综合征属于同一类型,但病变仅限于1组拮抗肌。

7、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共内性斜视(concomitantstrabismus)是指双眼视轴分离,眼外肌其神经支配的无品质性病变,在各个方向,不论何眼为注视眼,其偏斜度均相等。非共同性斜视,依注视眼不同,其偏斜度不相等,如患眼注视时,偏斜度加大,眼外肌骨力不足或麻痹是非共同性性斜视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有眼外肌牵制(restriction)神经支配异常,例如眼球后退综合征,以及A-V征等。原发性共同性内斜视(primaryconcomitantesotropia)分为调节及非调节性两大类,调节性内斜及分屈光性及高AC/A两种。

(责编:苏雅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斜视是不是两只眼睛都斜呢,一岁..

斜视一般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与上下斜视.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斜视对视觉发育影响愈大,则功能性治愈可能性愈小.儿童斜视发生年龄不同,疗效也不大一样.斜视发生愈早,对双眼视觉发育影响愈大,疗效愈差;斜视发生越迟,双眼视觉发育愈充分,疗效越好.发病早期,有间歇期的斜视较没有间歇期的斜视疗效要好.儿童外斜视比内斜视疗效好.相对地讲发病年龄较迟的斜视治疗较早好.当然,凡是儿童斜视一发现,就应尽早治疗,否则将延误治疗时机.儿童斜视的发病原因不同,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Q:共同性外斜视的症状有哪些

共同性外斜视的临床分类1.先天性共同性外斜视出生时或一岁内发病,多伴有斜视角较大,一般为35。-40°,一般较恒定。可合并分离性垂直偏斜或A—V征。可有代偿头位。2.间歇性共同性外斜视是指外展和集合功能之间的平衡失调,集合功能不足和融合力低下而致外斜视,发病年龄多为从婴儿期至4岁。早期强光线下常闭合一眼,以消除暂时性的复视。随病情进展,斜视发生的次数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加,看近时也出现外斜视。当近视眼患儿未经矫正,看近目标时,不使用调节,因而调节性集合减弱,也容易引起外斜视。同时可有颞侧半视网膜抑制、旁中心注视及异常视网膜对应。可合并弱视、上斜肌或下斜肌功能异常、A-V综合征或垂直斜视。分为如下四型。(1)基本型共同性外斜视:看远斜视度与看近斜视度相等,AC/A值正常。(2)外展过强型:看远斜视度大于看近斜视度15。以上。遮盖一眼30分钟后,看远时斜视度仍大于看近时,AC/A值高。(3)集合不足型:看近斜视度大于看远斜视度15。以上,AC/A值低。(4)类似外展过强型:与分开过强型类似,但遮盖一眼30~45分钟测量,看远看近斜视度相等。3.恒定性共同性外斜视可由间歇性外斜视进展转变而来。或出生后即有。斜视度通常较大而恒定。发病年龄越小双眼视觉功能越差,预后差。发生在成年人的外斜视开始呈间歇性,以后因调节力减弱,失去代偿,成为恒定性,预后好。单眼恒定性外斜视的偏斜眼常有严重的弱视。可合并斜肌功能异常、A—V综合征及垂直偏斜。4.继发性共同性外斜视内斜视术后过矫或者由于存在感觉性缺陷(如屈光参差或因器质性原因引起的单侧视觉障碍),使融合功能遭到部分或完全破坏所形成外斜视。

Q:反向斜视的症状有哪些

1.分类(1)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看近视时表现为调节性内斜视,而看远时为间歇性外斜视。(2)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内斜和外斜本型临床上较多见。(3)分离性水平偏斜(DHD)是指违背Hering法则的水平眼位分离的偏斜状态,如右眼注视时,左眼向内或外偏斜,当左眼注视时,DHD则是向外或向内偏斜,可同时伴有隐性眼震。如眼前放置三棱镜时,被三棱镜中和的眼不动,对侧眼反而内转分离性水平偏斜,是近来新提出的反向性斜视的一种,它不同于分离性垂直偏斜合并内斜视和外斜视,本型多见于斜视矫正术后,可合并有调节因素。2.临床特征(1)发病年龄较早,出生或生后早期即发生外斜视,2~3岁才出现内斜视。(2)均有内斜视与外斜视同时存在的特点,外斜视生后早期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内斜视与调节因素有关。(3)屈光状态以远视最多,部分患者远视在中度以上。(4)斜视度经常变化,有时外斜视,有时内斜视,有时正位,很难获得固定的度数,一般内斜视在5~20△,外斜视在10~25△。(5)双眼视功能不良者居多,视力多为弱视。(6)AC/A比率正常或低于正常。(7)戴远视矫正镜后,多数内斜可获得矫正或减轻。(8)本病常见于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或在分离性垂直偏斜的基础上合并内斜与外斜。而单纯分离性水平偏斜则极罕见。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