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夏季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中暑的缓解方法有很多,中医缓解中暑的方法之一就是针灸。不过,针灸治疗中暑是需要先找出中暑原因的,这样才能够更快速的缓解中暑症状。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针灸缓解中暑的方法吧。
夏天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症状:对于具有先兆中暑的人来说,一般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轻症中暑的人除了有先兆中暑的症状之外,还会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已经属于严重中暑状态,如果不及时救治将威胁到生命安全。此类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
夏天中暑的针灸方法
针灸作为中医治疗的一个经典手法,对大多数的疾病都可以缓解,那么中医针灸是如何治疗中暑呢?
感受外邪
治则:清泄暑热。
处方:内庭、曲池、内关、太阳。内庭为足阳明之荥,“荥主身热”(《难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两穴合用可泄阳明之暑热。内关通于阴维,阴维之脉行腹里、贯胸膈,故能和胃止呕。太阳为经外奇穴,刺血清热,疏解头部昏痛。
治法:宜将病人迅速置于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衫。先以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挤去恶血,余穴均施凉泻法。留针至症状明显改善,留针期间亦须间断运针。
暑热蒙心
治则:清热开窍止搐。
处方:水沟、百会、委中、十宣。转筋抽搐加阳陵泉、承山、后溪。暑热蒙心,清窍闭塞,取水沟、百会以醒脑通闭。委中,膀胱经合穴而属血郄,刺之可泄血分热毒。十宣更有泻热治神、调节阴阳之功。转筋抽搐乃热极动风之象,取筋会阳陵泉穴舒筋解痉。承山为止搐缓挛之验穴。后溪,通于督脉而和脑相维系,更有息风镇惊之效。
治法:先刺水沟,深刺至齿,针尖向上,施以泻法。委中、十宣均以三棱针泻血,余穴亦用泻法,强度宜适当加大。留针至神清搐止,须间断运针。
气阴两脱
治则:补气滋阴。
处方:气海、百会、太渊、复溜。气海为元气之海,灸之可大补元气。百会为诸阳之会,更能升阳固脱。太渊乃手太阴肺经原穴,本型为中暑之危重阶段,汗出脉绝,取此以滋肺阴固卫阳。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经穴,可补肾阴振肾气。四穴合用,内补肺肾之阴液,外固欲脱之卫阳。
治法:气海、百会施艾条雀啄法灸,持续下断,直至神志清醒。余穴用针刺,采用补法留针,其间须反复运针刺激。
中暑可以用这些药
除了上述的针灸方法,患者还可以使用一些中药,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中暑患者可以使用什么中药:
暴晒中暑用仁丹。仁丹具有清暑开窍的作用,假若患者是因为暴晒而中暑,那么就可以使用仁丹来缓解中暑的症状。这是因为仁丹中含有薄荷冰,这种成分可以起到醒脑、散热的作用。同时,还要将患者挪动到阴凉、通风之地,给患者补充一些水分,这个时候可以选择西瓜汁来补水,西瓜汁里大量的水分跟糖分可以给患者及时补充能量。
体质虚弱中暑用清暑益气丸。清暑益气丸内含黄芪、人参等药材,从这种中成药的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它具有消除暑气的作用,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清暑益气丸还能生津益气,很适合那种因为体质虚弱而中暑的人群。这类人群有一个通病,就是容易感到口干舌燥而且身体乏力,服用清暑益气丸就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症状。
暑湿中暑用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是大家比较常用的一种去暑中成药,专家表示,藿香正气水最适合因为暑热夹湿而引起的中暑,这种中暑的症状有呕吐、腹泻还伴随着食欲不振,藿香正气水可以帮助人们开胃、理气。若是以上提到的暴晒中暑以及体质虚弱引起的中暑那就不适合用藿香正气水了,因为藿香正气水药性比较温热,如果上文提到的2种暑症使用了藿香正气水是会加重身体不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