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哪些人是糖尿病足高危人群

家庭医生在线 2017/6/20 7:33:22 举报/反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还尚无满意的治疗痛性神经病变的方法。有用的方法包括加强代谢控制和使用简单的止痛剂,三环类的抗忧郁药或抗惊厥药来缓解痛感。那么,糖尿病足应该如何预防呢?怎么做才能防治糖尿病足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糖尿病足预防需注意5点

1、预防大于治疗。糖尿病足还是以预防为止,尽量避免足部受损,比如穿合适松软的不露脚趾的平底鞋、布鞋,避免用过热的水泡脚,冬天不要用热水袋暖脚等。

2、严格控制血糖。并发症的源头是因为血糖过高,所以,严格控制 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如果血糖波动的大,必要时可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导致缓解症状。此外,还要控制血压和血脂。

3、定期去医院做足部检查。如有破损赶紧治疗,糖尿病足有时候发展很快,短短几天就无可挽回。所以,及时进行下肢血管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4、静脉输注。糖尿病足是因为血管堵塞和神经病变综合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所以,对血管阻塞不是非常严重工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以采用静脉输注的办法,输注一些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也能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5、积极治疗感染。有足部溃疡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可根据细胞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对一些较难治的溃疡,如果影响到整个或大部分足部,应该考虑截肢治疗,以保证生命安全。

哪些人是糖尿病足高危人群

糖尿病足病高危人群包括,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有足部溃疡史者;足部畸形,如爪形趾、夏科氏足;胼胝形成;失明或视力下降;肾脏病变(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老年(尤其指独身者);难以独立触及足部者;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者;Semmes-Weinstein单尼龙丝(SWM)测定结果阳性者。

糖尿病性肢体缺血症的病理生理变化是由于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微血管和大中小血管的病变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加上糖尿病免疫功能受损,易于发生感染。一般与以下4个方面有关: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变化:动态足底压力异常增高与糖尿病足底溃疡的发生明显相关,足底压力增高作为足溃疡的预测因子,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是指大,中动脉病变而言,主要发生于腹主动脉、心 脑和肢体主干动脉。对由于血管病变所引起的糖尿病性肢体缺血症,临床上多称为糖尿病动脉闭塞症;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由于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营养神经的血管出现功能和器质性改变,引起神经营养障碍和缺血性神经炎;

感染:感染不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却是促使其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肌体免疫力低下,白细胞的游走性和吞噬能力降低,使其易于发生感染且难以控制。缺血的肢体更易于发生感染,且多为革兰阴性菌感染,感染后使血液中促凝物质增加,局部氧耗增加,使局部缺血加重而发生坏疽。

糖尿病足的自我调护有哪些呢?

1、坚持降血糖治疗,勿自行停药,定期复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

2、足部自我护理方法:每天用低于40℃的温水洗脚,不要浸泡过长时间,洗脚前用手试水温,若对温度不敏感,请家人代试;洗净后用毛巾轻轻擦干脚趾间,防止伤及足部皮肤;如果双脚皮肤干燥,可适量涂抹润肤膏(但不能涂在脚趾间);洗脚后仔细检查有无皮肤皲裂、水泡、小伤口、鸡眼等,检查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是否正常,脚趾有无变形,皮肤有无红肿,发现问题,立即就医。

3、选择合适的鞋袜。鞋子应选择鞋底厚软的,不要穿尖头皮鞋,不要选择透气性差的塑料鞋;袜子应选择质地柔软的棉袜或毛线袜,忌穿尼龙袜;忌赤脚穿鞋,每次穿鞋前需要用手摸、用眼睛看检查鞋子里是否有异物,是否有磨脚的破损处。

4、忌赤脚行走,防止硬物损伤皮肤;忌长时间步行,防止足部皮肤受摩擦而产生水泡;如果有水泡形成,切勿自行弄破水泡,应找医护人员处理。

5、天气寒冷时,慎用热水袋和取暖器。病友因为足部和下肢温度觉减退,而容易发生烫伤。使用热水袋时切记用毛巾包裹,勿直接接触足部皮肤,建议最好不在足部使用取暖器。

6、可选择在洗脚或洗澡后修剪趾甲,围绕趾甲平剪,勿伤及皮肉,再用锉刀磨平,视力不好的病友请家人代劳。

7、如果足部有陷甲、鸡眼、胼胝、真菌感染、甲沟炎等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遇有足部外伤,切不可忽视,更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责编:邓莹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