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医四法教你自测宫寒

家庭医生在线 2017/6/5 9:20:03

子宫是女性身体最怕受冷的部位,一旦受冷就会导致宫寒。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宫寒带来的健康问题非常多,比如月经不调、痛经,易老等,严重者还会导致不孕。那么,中医是如何诊断宫寒?怎么暖宫?

望闻问切四法可诊断宫寒

“百病起于寒”,一旦子宫受到寒湿入侵,血气遇寒凝结,就容易造成月经不调和痛经、容颜憔悴衰老、甚至不孕等。对于宫寒,中医可以教你来自测:

望:面色苍白无华,唇白舌淡,舌苔白且光滑;经血颜色淡,量少有血块,经期周期延迟。

闻:白带寒体质色白清稀,没有异味。

问:小便,清长颜色淡则寒,如果影响到肾,夜尿频多;寒体质口淡,不想喝水,就算是喝水也只喜欢喝热水;怕冷,寒体质易有发冷的感觉;胃口,寒体质胃口淡。

切:最主要是摸,宫寒之人四肢冰冷,脉紧微弱。

中医教你六种暖宫办法

1、饮食

中医学认为,女性属阴,不要贪凉,吃了过多寒凉、生冷的食物后,它们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所以即使炎夏,也不要吃过多的冷饮等寒凉之物,冰箱里的食物最好放一会儿再吃。如果有凉、热两种食物东西要吃时,先吃热的,再吃凉的。有很多食品,虽然常温下食用,但它却是寒性的,如西瓜、梨、绿豆、白菜、白萝卜、苦瓜等,也要适可而食。

养成饭前喝汤的习惯,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汤,如酸辣汤、胡辣汤等,可以缓慢地帮助蓄积体内热能。平时也应该多吃一些补气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枣、花生、山药、枸杞、桂圆等。如果日常有受寒现象,例如淋雨、受凉等,一定要事后补救,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生姜5片,水煎10分钟,放2勺红糖,驱走寒气。

2、暖宫操

在注意饮食的同时,还要适当运动。推荐个暖宫操:双膝自然分开,舒适地跪在床上,挺直腰部,向前弯腰,让胸部尽量接近床面,保持5分钟。接着平躺于床,做收腹提臀运动,在空中尽量保持3-5分钟,感觉子宫随身体一起收缩。每晚入睡前躺在床上做十分钟或50个。适合宫寒、痛经、脚凉、月经错后、经量过少、失眠、便秘、腹胀、胃寒、长痘痘的女性。但是如果是月经提前、经量过多、月经淋漓不净、以及月经期、孕期、流产术后,就不适合做暖宫操了

3、穴位艾灸

艾灸每天做半个小时即可,一般不要超过一小时,时间太长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引起便秘。

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神阙穴,在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阕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气海穴,该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接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经常按摩此处能够治疗便秘、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4、经常快步走

“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5、经期喝暖宫茶

用红糖、艾叶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6、中药泡脚

艾叶、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双脚,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

女性宫寒食谱推荐

女性朋友治疗宫寒不是一朝一夕,长久注意加以调养,才能逐渐摆脱宫寒困扰。下面推荐几个暖宫的食谱

韭菜生姜牛奶羹

韭菜500克,生姜30克,牛奶250毫升。取韭菜洗净,切粹,生姜刮皮洗净,然后将韭菜、生姜一同放入绞汁机中绞汁,取汁备用;将韭菜生姜汁放入锅中加牛奶,小火煮开即可食用。适用于温中散寒,健脾养胃、水上腹空坠、腹背酸痛。

韭菜炒核桃虾仁

韭菜500克,核桃肉100克,虾仁20克,芝麻油、精盐、味精各适量;韭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备用,虾仁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后再洗净备用;核桃去壳取肉洗干净备用;先将锅用旺火加热,下植物油,烧至八成热后入核桃肉、虾仁,改用中火炒至熟后,再入韭菜翻炒片刻,加精盐、味精调味后食用。适用于治肾阳虚、腰膝酸软、女子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白带清稀。

当归远志酒

全当归、远志各150克,好甜酒1500克。将全当归细切碎后与远志和匀,以白布袋贮置净器中,用酒浸泡,密封。7日后可开取,去渣备用。每晚温饮,随量饮之,不可间断。酒用尽,依法再制。可以活血通经,调和气血。适用于妇女经水不调,或气血不足者。

暖宫蛋

红花暖宫蛋是一种食疗方法。取鸡蛋1个,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温暖子宫。

(责编:林宗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