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婴儿肥胖受这些方面影响

家庭医生在线 2017/5/2 10:16:11

虽然大家都想让自己的孩子白白胖胖的,但是婴儿过于肥胖有害无益,那么婴儿肥胖会有哪些危害呢?下面我们就不妨来一起了解一下。

婴儿肥胖的原因

遗传因素

事实上,对于肥胖儿来说,一般都有非常明显的家族史。若是父母两个人都比较肥胖的话,那么他们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会达到百分之70以上。若是父母里面有一个人存在肥胖的情况,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会有百分之五十。这种家族聚集所引起的肥胖跟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父母的饮食和生活上面的习惯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

营养素摄入过多

许多家庭式独生自律,父母宠爱有加,摄入的营养超过肌体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导致肥胖。

活动量过少

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是发生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摄入不多但如活动过少,也可引起肥胖。

环境因素

目前已证实,在环境因素中,小儿的饮食与生活行为方式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容易获得各种食物,加上生活变得更方便、更可随心所欲,所以导致人们摄入的能量增加,而所消耗的能量减少,因而导致肥胖。

中枢调节因素

正常人体存在中枢能量平衡调节功能,控制体重相对稳定。本病患者调节功能失平衡,而致机体摄入过多,超过需求,引起肥胖。

婴儿肥胖有什么危害

婴儿过于肥胖会并发其它许多疾病,比如1岁以下的肥胖婴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腿部骨骼变形、脂肪肝、性发育异常等,如果沿袭下去,后果更加严重。

婴儿时期的肥胖容易引起成年以后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痛风、糖尿病的高发。肥胖儿还容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也就是常说的打鼾,容易造成大脑缺氧,对智力发育有一定影响。

(责编:黄婉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婴儿多少斤算肥胖症?

婴儿肥胖症主要是宝宝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的健康宝宝平均体重的20%。据统计,男婴三个月的平均体重为6.6kg,而女宝时6.4kg,只要婴儿的身高与体重成正比就正常。一般来说,宝宝胖乎乎的是健康的标志。缺乏营养和锻炼是青少年和成人肥胖的主要原因,对婴儿影响不大。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根本不用担心婴儿的肥胖,母乳的营养是其他食物无法替代的。当然,婴儿肥胖也存在,主要是因为婴儿喂养不当,如每次婴儿哭立即喂养,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挫折都想找东西吃,所以婴儿肥胖或过早喂婴儿高热量固体食物体重增加太快产生肥胖。此外,一些孕妇在怀孕后期营养过多也是婴儿肥胖的常见原因。婴儿肥胖的疾病主要表现在体重和外表上,因为婴儿在婴儿期不能行动,活动很少,所以疾病不太明显。

Q:宝宝肥胖怎么办?

宝宝白白胖胖总是很招人喜欢,大人看到藕段似的胳臂、软乎乎的小胖脸,总忍不住亲亲、捏捏。但如果宝宝太胖了,就会给爸妈带来烦恼。  中标1宝宝的体重标准  周岁以内婴儿肥胖标准是指体重大于同年龄、同性别婴儿平均体重的20%。婴幼儿单纯性肥胖症的病率在10%左右。  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体重,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计体重——0-6个月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公斤)+月龄×0.77-12个月婴儿体重=6+月龄×0.25生后第二年内体重平均增加2.5公斤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年龄×2+7或8  中标2宝宝超重的原因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易发生在周岁以内婴儿期。既往的研究证实,人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以胎儿期和婴儿期(生后第一年)最明显。婴儿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增多,而青春期发生的肥胖则以脂肪细胞增大。  具有肥胖遗传基因的儿童容易发生肥胖。父母都是肥胖者,其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可以达到80%以上,父母中有一个人是肥胖者,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达50%,父母中没有肥胖者,孩子发生肥胖的可能在10%。  但遗传基因必须通过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才能表现。贫穷时代老百姓吃不饱,尽管那时就存在肥胖基因,可几乎没有肥胖发生。肥胖发生率的明显上升总是伴随于经济条件改善和物质生活的丰富。除遗传因素外,肥胖还与非母乳喂养、饮食过量、喜吃甜食和零食、肥胖家族史以及孩子活动量较少有关。母乳喂养的婴儿肥胖发生危险较低可能与激素反应、生物活性因子、能量或蛋白质摄入量较少等有关。  婴幼儿肥胖发生的直接原因有——1.奶量过多许多父母不管宝宝是否吃饱,一哭就给奶吃;奶粉喂养婴儿的父母一定要将瓶中的奶喂完。2.加糖过多不少婴儿吃的奶中加糖过多,超过正常比例(每100毫升放糖6-8克),甚至饮水中加糖也过多。3.添加淀粉类辅食过早肥胖体质婴儿对食物耐受能力较强,有些父母在宝宝2-3个月时就开始喂米粉、面条或稀饭。  中标3宝宝肥胖的危害  我国传统观念是以胖孩子为荣,殊不知,婴儿肥胖对健康是不利的,肥胖婴幼儿易生病——1.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而喘型肺炎半数以上为肥胖婴儿。这些宝宝反复发作性气喘、咳嗽、烦躁不安、甚至呼吸困难并出现青紫,往往需要住院抢救。2.脂肪肝近几年,国内学者对数百例肥胖儿童进行肝脏B超普查,结果发现其中1/3肥胖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这一比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51倍。国内报告最小的一例脂肪肝只有11个月的婴儿。3.多种疾病隐患婴儿期和儿童期的肥胖症成为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隐患。  中标4饮食习惯改善肥胖  3岁以下婴幼儿还没有定性,可以利用饮食和教育来改变其生活习惯,避免继续发胖——  1.合理饮食(喂养)对肥胖儿的治疗至关重要*宝宝出生后既要增加营养,同时也要防止营养过剩。*婴儿每天奶量少于900毫升,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的量用水补足,其中白糖加入量为5%。*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合理增加辅食,摒弃“填鸭式”喂养法,平时少给婴儿喂甜食和糖水。*每月称体重1-2次,发现超重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含量,但要保证蛋白质和热能的供给。*断奶后的宝宝需“管好嘴“,建议1岁幼儿饮用低脂奶,还要严格控制“垃圾食品”(尤其是洋垃圾食品)。*父母多了解一些儿童合理营养的知识。*从学龄前开始少食胆固醇含量及热量高的食物,如鱿鱼、墨鱼、带鱼、蛋黄、蟹黄、鱼子、油炸食品等。*应该多吃白肉,如鱼肉、鸡肉,少吃红肉,如牛、羊、猪肉等。*多吃蔬菜、水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体重不合理增长。*从小限盐,饮食清淡有助于防止高血压及心脏病。  2.从小培养慢食习惯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进食20分钟以上,饱食感会提前到来。因此应有意培养超重宝宝的慢食习惯,胖宝宝的中、晚餐时间应多于20分钟。有的父母认为喝水多了会发胖,增加体重,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肥胖是由于体内的脂肪过多,而不是水分过多,饮水与脂肪和肥胖没有关系。水对人体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水在物质代谢、血液循环、体温调节和排泄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胖宝宝减肥千万不要限制饮水。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水是白开水而不是饮料,饮料里含糖分很高,当然会助长发胖的。  3.监测体重  定期监测体重,测量其体重指数(BMI)可以判断脂肪、肌肉的发育水平,能及早发现那些潜在的肥胖高危险儿童。  具体做法是,对所有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有肥胖家族史和有肥胖趋势者)每隔1-3个月称体重一次,一旦发现超重应马上减少饮食量,控制高脂、高糖及多盐饮食,使宝宝体重降至标准体重便可。  中标5产前、产后预防婴儿肥胖  避免巨大儿  巨大儿不仅会造成妈妈难产、引起各种并发症,而且将来发展成肥胖症的几率是正常体重儿的4倍多,且与遗传因素无明显的相关性。准妈妈在孕期要做到——·注意合理膳食,定期称量体重,记录自己的体重增长。·职场准妈妈不要久坐,适时起身做轻微的运动,帮助血液循环,肠胃通畅。但要注意怀孕超过4个月后应避免仰卧姿势的运动,因为胎儿的重量会影响孕妇血液循环。·少吃高热量的食品,如油炸食物或糖分过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勤喝水,保证睡眠时间充足。·认真配合医生做每一次产前检查。  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享有“白色血液”的美称,现在大多数年轻妈妈都知道母乳是宝宝健康成长的最佳食粮,而且母乳喂养可以预防孩子肥胖症的发生。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伯特霍尔德·蔻兹可教授等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对童年后期肥胖和超重的患病率有长期的规划作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其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大大低于采用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  TIPS:适量的健康运动很重要  (1)父母要为胖宝宝选好住所,因为居住环境影响儿童肥胖概率。住所最好选择公园附近、有大片绿地草坪或其他利于日常锻炼的场所,目的是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的机会,从而有助于降低他们罹患肥胖症的风险。  (2)让胖宝宝多与非胖宝宝在一起玩耍,让他们有“危机感”,并监督孩子通过控制饮食和多运动来达到减肥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对婴幼儿来说,过大的运动强度不但不能起到减肥的作用,反而可能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Q:小孩子容易肥胖的原因

儿童肥胖症是指儿童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儿童肥胖有两个高发期:一是婴儿期(即岁以内的孩子)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吃的食物又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予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么一来,便出现肥胖,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二三岁后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有一部分则持续发展,一直维持到成年。二是学龄初期(即6-8岁儿童)中度以上单纯性肥胖的学龄儿童,开始发胖的年龄多在7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儿童,就餐常不够规律,且有进食过快的习惯。有学者认为,进食过快与肥胖有关。另外,学龄初期的儿童多注重吃主食,而且吃得多,对吃蔬菜则往往忽视。其结果是使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2]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