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名:带下病。
定义及释义
子宫颈外翻,即是指子宫颈内膜外翻,常常是由于分娩时宫颈裂伤较大,未能及时修补,颈管粘膜自行愈合,形成一般较坚实的纤维性疤痕。外口松弛,常感染致水肿、充血,宫颈变大、肥厚,宫颈内膜突出子宫颈管之外,或者对干裂伤未能及时手术修补形成的瘢痕挛缩,使宫颈粘膜暴露于外而形成子宫颈内膜外翻。
病 因
西医病因
由于分娩时宫颈裂伤较大,未能及时修补,颈管粘膜自行愈合,形成一般较坚实的纤维性疤痕。外口松弛,常感染致水肿、充血,宫颈变大、肥厚,宫颈内膜突出子宫颈管之外,或者对干裂伤未能及时手术修补形成的瘢痕挛缩,使宫颈粘膜暴露于外而形成子宫颈内膜外翻。
流行病学:多见子宫颈裂伤的经产妇。
发病机理
子宫颈外翻多见子宫颈裂伤的经产妇,因裂伤较宽而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翻,最易造成细菌侵入,引起感染,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沿着宫颈管上行,造成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又可沿着子宫韧带、主韧带扩散造成盆腔炎等,所以及时处理宫颈裂伤,积极治疗宫颈外翻是十分重要的。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带下病是以带下异常为主证,所以辨证时当以带下的量、色、质、味的变化为重点。查其胞宫及子户受损之轻重,结合全身症状辨其寒热虚实。宫颈外翻感染所致的带下病与其它带下不同,表现以热为主。但新产后,亦有本虚之象。临床时应予详查。
1,黄带
主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清稀、或秽臭,舌质红,苔黄,脉滑数。阴道窥器检查见子宫颈外口较宽,有接触性出血。
分析:湿热之邪侵袭损及子户,直伤胞脉以致带脉失约,则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清稀、或
秽臭。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为湿热内侵所致。
2,赤带
主证:带下量多,似血非血,色淡红,质稀,面色不华,精神萎靡,舌质淡少苦,脉细弱。阴道窥器检查:子宫颈外翻,从宫内四处向外流出淡红色分泌物,宫颈表面光滑或糜烂。
分析:多因产后子户损伤,营血受损,带脉失约,则见带下量多,似血非血,日久不止,色淡,。质稀;若有气血亏虚则面色不华,精神萎靡。舌质谈少苔,脉细弱。
3,脓性带
主证:带下量多,色质如脓液,有臭味,阴痒、阴痛,或发热,小腹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阴道窥器检查:子宫颈裂伤、粘膜外翻、充血糜烂,或宫颈上下唇红肿,接触出血。指诊:子宫颈外口较宽、触痛。
分析;由于产后于产损伤,邪毒乘虚而入,胞脉受损,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色质如脓,有臭昧;湿毒秽浊蕴遏子户,则阴痒、阴痛、发热、小腹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均为湿毒蕴结所致。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本病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以白带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未感染时症状不明显;若并发感染,则阴道粘液脓性分泌物增多,甚至有接触性出血。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
2,体征:阴道指诊示宫口外口较宽,有时可感觉触到颈管中的纵形皱襞。阴道窥器视诊见子宫颈口横裂或呈星状变;宫颈前后唇距离拉远,可见颈管下端的粘膜皱壁。并发炎症时,宫颈前后唇明显肥大,红肿,表面附有粘液性分泌物,用3%醋酸溶液涂抹局部,可显示一致性的葡萄状或面条状凸起。
诊 断:详细询问病史,细心检查,排除宫颈糜烂及早期宫颈癌就可诊断。
体 检:阴道窥器检查,可见子宫颈口横裂或呈星状变;宫颈前后唇距离拉远,可见颈管下端的粘膜皱襞;感染时,宫颈前后唇明显肥大、红肿,表面附有粘液性分泌物。阴道指诊可及宫颈外口较宽,有时可感觉触到颈管中的纵形皱襞。
实验室诊断:
1,并发炎症时,可用3%醋酸溶液涂抹局部,可显示一致性的葡萄状或面条状凸起。
2,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查到大量由细胞或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