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是指通过输液管,将大量液体和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又称输液、挂水等。由于输液一般需要将大剂量注射液输入人体,因此注射时间较长,部分人觉得药滴得太慢或太快,就自行调速度,这样做往往会影响疗效,甚至造成不良反应。
静脉输液的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滴注速度须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输液总量和输液目的等因素确定,是一种非常严格和专业的技术操作,因此患者不能自行调整输液速度。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但临床上应用药个体化,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约为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滴/分钟。而患有心脏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者)或肺部疾病等特殊患者者,输液速度更应减慢,30—40滴/分钟为宜。
患者如果自行随意调输液速度,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用于高血压急症及急性左心衰竭的硝普钠在滴注时需严格控制滴速,过快可使血压急剧下降;用于冠心病治疗的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滴注速度应8—15滴/分钟,过快则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甚至昏厥。万古霉素若输液速度太快,会导致面部、颈部和躯体出现充血、红斑。
除了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还可能影响疗效,调快输液速度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先会快速上升,在滴完之后又会很快下降。虽然药物最高浓度很高,但保持在有效浓度上的时间减少了,缩短了药物作用时间。
虽然输液速度太快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不意味着输液速度越慢越好,如抢救脱水严重或失血过多的休克病人应快速补液,通常每小时进入体内的液体达到几千毫升。
因此患者输液时如出现不适,应及时联系护士,由护士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输液速度,不能自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