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可用于预防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而氯吡格雷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病,两种都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能否一起用?
心脏支架手术是近二十年来开展的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新治疗手段,手术时的步骤主要为穿刺血管,导管在血管中行进,到达冠状动脉开口处,用特殊的传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放置、撤出导管。虽然支架可以将阻塞或即将阻塞的血管开放、疏通,但这并不意味完全治愈,支架手术完成后,血管内还可能出现斑块,再次发生狭窄或阻塞。因此需要用药预防血栓再次形成。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口服后易吸收,在全身组织分布广,作用强,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氯吡格雷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选择性地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抑制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h/Ⅲa复合物的活化,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病,如近期发作的脑卒中、心肌梗死和确诊的外周动脉疾病。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合用是预防支架围手术期及术后血栓事件的常规方法。临床指南推荐,无禁忌症者,支架术后用阿司匹林长期维持;金属裸支架(BMS)术后的非冠脉综合征患者,合用氯吡格雷至少1个月,最好持续12个月;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患者双联治疗12个月。此外,有研究资料显示两药联合使用,能进一步降低冠心病及支架术后患者血栓事件的风险,但有胃溃疡史的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