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IgA”,恐怕大多数人都一头雾水,更别说要知道什么是IgA肾病了。虽然IgA肾病的名字的另类古怪,但其临床表现却十分“醒目”。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秦曙光表示,在我国,I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理类型,发病率高达40%-50%,且近年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IgA肾病的高患病率应值得我们重视。
指导专家:秦曙光,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肾脏病学会委员,广州市肾脏病学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近三十年,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努力二十余年,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致力于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泌尿道感染、血液透析等方面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血尿是IgA肾病的主要征兆
IgA肾病是一组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主的肾脏疾病。IgA肾病可发于任何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居多。其起病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初期无明显的表现,但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现象。
秦曙光主任表示,对于IgA肾病的初期表现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明显症状。即患者在平时并没有任何症状,多半是在体检时发现尿液异常,进而被确诊。而另一类则伴有反复发作性血尿。患者起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等)、急性胃肠炎等,常常在感染之后短时间内出现肉眼血尿,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即咽炎同步血尿现象。
“除了表现为血尿,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泡沫尿、腰背酸痛等症状。”秦主任补充道。
肾活检才是确诊IgA肾病的“金标准”
很多IgA肾病患者是在查体时发现尿检异常,没有其他表现,部分病人会出现眼睑面部或下肢水肿、腰酸、易疲劳、贫血等。这时患者就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是否患有IgA肾病。
秦曙光主任介绍,尿常规检查只能初步判断肾脏疾病状况。要确诊IgA肾病必须要靠肾组织活检。因为IgA肾病是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颗粒状IgA沉积为主要病症。通过对活体组织的化验,在排除了肝炎、紫癜性肾炎、结缔组织病等疾病以后,才能最终确诊IgA肾病。
可见,对于IgA肾病的诊断,肾活检的病理结果才是“金标准”,不做肾穿,不能最后明确诊断。同时,肾活检结果也有利于判断IgA肾病病情轻重,以及确定治疗方案。
中西医治疗IgA肾病各有所长
目前,现代医学对IgA肾病的发病原因和进展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西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秦曙光主任认为,在IgA肾病治疗上,中西医各有所长。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来决定采用哪种疗法。
对于患有中小量蛋白尿的患者,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可以采用ACEI、ARB类降压药物,降蛋白尿虽有效,但需要注意其副作用。而中医治疗起效温和,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适合长期应用。而有严重蛋白尿的患者,则要采用西医治疗为主,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抑制炎症,但同时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导致全身免疫系统紊乱。因此,IgA肾病患者治疗需要谨慎,不要盲目地过度使用西药治疗,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同时,秦主任还提及,目前,临床上治疗IgA肾病使用频率较高、疗效较好的中成药为黄葵胶囊,主要成分为黄蜀葵花,不含激素,而黄蜀葵中含有的槲皮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尿蛋白,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苏中药业集团牵头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项目,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从中西医角度解示IgA肾病进展新机制,成功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新方案,也促进IgA肾病新药黄葵胶囊的产业化发展。可见,黄葵胶囊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造福更多慢性肾病患者。
IgA肾病虽难治但可控
由于IgA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无论中医或西医尚无完全根治该病的手段。
根据临床经验,秦主任表示,通常以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缓解、伴随血压控制稳定作为IgA肾病缓解的标志。一般来说,蛋白尿起码要持续低于1g/d,最好是低于0.5g/d。而血压最好要维持在130/80mmHg以下。
虽然临床上尚未能完全治愈IgA肾病,但只要积极配合治疗,IgA肾病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但其实,治疗IgA肾病,最好是避免其反复发作加重病情。对此,秦主任建议,我们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控制好血压。尤其有IgA肾病家族病史的患者更要注意。
此外,秦主任还重点指出,因为IgA肾病的发病原因中有感染因素,在预防时,就一定要多注意小心感染,避免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尿道感染等,别给自己的身体埋下隐患。
(责编:王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