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IgA肾病的六大疑惑,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家庭医生在线 12月29日

IgA肾病又称Berger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伴或不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病。

数据显示,我国IgA肾病的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且近年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然而,在临床上,大部分人并不了解IgA肾病,对IgA肾病存在着很多疑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一一解读,逐步揭开IgA肾病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IgA肾病?其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从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知道IgA肾病是肾病的一种,可到底什么是IgA肾病呢?相信很多人都只是一知半解。

实际上,IgA肾病是一组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或沿肾为主的肾脏疾病。其通常伴有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减退等症状。

目前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多种因素在其发病的多个环节中发挥作用。IgA肾病的发病环节大致包括三个环节,即致病性IgA分子的形成、肾小球系膜区多聚IgA的沉积,触发肾小球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致IgA肾病的形成与发展。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肾病,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最主要原因。大多数人通常会将IgA肾病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但事实上,由于IgA肾病在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变化较大,不应作为一种单一的疾病,而必须分型。

IgA肾病临床有哪些分型?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临床上对IgA肾病(肾病IgA)依据病理类型可以分为五型:

I型:轻微病变型。光镜下:大多数肾小球正常,少数区域可有系膜基质增多或系膜细胞增生,不伴小管间质改变。症状表现主要为发作性肉眼血尿。

II型:轻度病变型。系膜增生,硬化、粘连的受累肾小球不到50﹪,罕见新月体。无小管间质损害。表现为无症状尿检异常,患者出现持续镜下血尿或伴轻、中度蛋白尿(﹤2.5g/24h)。

III型:局灶节段性肾炎型。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伴基质增多,多伴局灶节段性加重,偶尔粘连的新月体形成。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

IV型:弥漫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型。所有肾小球均有弥漫性系膜增生和硬化,伴不同程度的细胞增生且分布不规则。可见有荒废的肾小球、小管萎缩、间质炎症明显。又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型。

V型: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型。可呈阶段性或全球硬化、透明变性,球囊粘连,50﹪以上有新月体形成,小管间质改变较重。临床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症状。

总体来说,IgA肾病起病具有咽炎同步血尿、起病隐匿的特点,但如果要确诊疾病,还是要做进一步的检查。那么,怎么才能做出IgA肾病的诊断,更好的帮助我们发现病情呢?

如何确诊IgA肾病?

典型的IgA肾病,有一个特征性的表现,那就是发作性肉眼血尿。即每遇感染,就会出现肉眼看得到的血尿。化验尿液也可以有蛋白尿,持续1-3天肉眼血尿消失,遗留下镜下血尿;之后常有类似发作。如果是这种情况,临床上就可以按照IgA治疗。

但是,很多患者是在查体时发现尿检异常,没有其他表现,如浮肿、少尿等,这种情况就做进一步的检查,在排除了良性血尿、遗传性肾炎、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以后,临床上可以考虑是IgA肾病。

不过,要准确核实IgA肾病,还是要做肾穿,从病理上来确定诊断。只有疾病比较严重,尤其是尿蛋白量比较大的时候,才建议做肾组织活检。如果不幸患上了IgA肾病,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那么,IgA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如何治疗IgA肾病?

治疗IgA肾病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控制目前的肾脏疾病,二是预防产生新的肾损伤。

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血尿、蛋白尿或者其他肾脏病表现,表明肾脏发生了一次新的IgA介导的免疫损伤,正是这个免疫反应引起了血尿和蛋白尿,在治疗上就是要抑制这个免疫反应。当然,是不是需要使用这些免疫抑制剂,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和强度,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除了免疫抑制剂以外,也可辅助使用其他支持治疗的药物,如由全国医药百强江苏苏中药业自主研发的专利新药,其中特有的黄蜀葵花成分,具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对抗内皮素,扩张肾微血管,增加肾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减轻肾小管间质病变,从而降低蛋白尿,达到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过去,曾经认为IgA肾病不会影响肾功能,但长期的研究发现,有10%—30%的IgA肾病会逐渐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所以患者不能忽视肾病的治疗。一定要树立信心,坚持正确的治疗,加强生活护理,这样才能尽早地控制病情,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责编:鲁羚 )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反馈 收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