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哪些因素影响干扰素治疗乙肝的效果?

2017/1/17 15:15:27 举报/反馈

”慢性乙型肝炎”迄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而干扰素是国内外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其中25~50%的患者经3至4个月治疗后有良好反应,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和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从血中消失,随后临床”症状”缓解,转氨酶恢复正常。

患者的下列因素将会影响干扰素的治疗效果:

1、凡成人期”感染”””乙肝””病毒,治疗前肝炎病程短(小于7年,尤其是在2 年左右),e抗原阳性伴低水平HBV-DNA阳性、血清转氨酶增高、女性患者、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和无其它疾病(如爱滋病毒感染、肾病和”糖尿”病等)伴随者疗效好。

2、e抗原阴性而HBV-DNA 阳性的患者,应用干扰素亦有一定效果,但疗效稍逊。慢性迁延型肝炎的疗效亦较慢性活动型肝炎差。

3、HBsAg阳性的””肝硬化””患者疗效亦较差,可能与HBV-DNA 已整合到肝细胞的基因组内有关。此时机体对干扰素的敏感性下降,反应就差。病程越长,整合的机会越大,敏感性也越低。

4、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转氨酶正常者,干扰素治疗基本无效。因为这类患者往往在胎内或出生时已感染乙肝病毒,此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致不能清除病毒,故绝大多数演变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