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企业动态

雾霾下的防护,齐鲁气片让呼吸畅通自由

家庭医生在线 12月30日

进入12月,全国不少地方遭遇雾霾天气。12月2日至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大面积区域性空气重污染,影响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7省市,涉及60多个城市。12月20日,受明显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中西部地区空气质量骤降,以成都为代表的五个省市发布橙色预警。环保部最新发布的遥感监测数据显示,我国雾霾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消息一出网络哗然。

雾霾对国人而言,并非新词。一年前,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雾霾记录片,震颤人心;时隔一年,众目睽睽之下,雾霾问题愈演愈烈。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日常生活岌岌可危的前行,而在看不到的地方,重度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呼吸系统的损害令人担忧。

雾霾对呼吸道伤害尤深

自11月初,由于雾霾频发,省医院呼吸科患者数量直线增长,白葡奈氏菌片等呼吸道药品一度供不应求。呼吸科严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患者大多数是因为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诱发了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干咳、胸闷、低烧,部分体弱者还伴有喘息等症状,苦不堪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就医的病患中,相当一部分是年龄在2-7岁的幼儿。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公开场合对中国雾霾现状表示了强烈的担忧:“以前的大气污染主要是降尘,而现在的雾霾,实际上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雾霾中混杂着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破坏。尤其是与外界环境接触最频繁的呼吸系统,更能让数百种大气颗粒物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并被人体吸入,诱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在内的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如此,令人揪心的是,年龄比较小的孩童,由于身体机能没有发育健全,抵抗力也较成人更差,格外容易罹患上述疾病,雾霾对中国的伤害已经绵延到了下一代。

穹顶之下,健康如何自保?

上世纪英国雾都污染用了60年治理,终还伦敦蓝天,如今中国铺天盖地的雾霾又要用去多少时间?12月13日,环保部发布《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钢铁、火电、水泥、煤炭、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8个行业达标计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中国在行动,但健康可能等不了那么久。那么问题来了,在蓝天回归前,我们如何在雾霾之下做到自保健康?尤其是暴露在最“前线”的呼吸系统,如何才能维持敬霾远之?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首先,雾霾造访时,尽量减少外出。因为个别原因不得不出门,要佩戴专业的防PM2.5口罩,过滤空气中部分颗粒,也起到冷空气加温作用,减少对呼吸道刺激。

其次,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在缓解期要适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心肺贮备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锻炼过程中不能大口呼吸,最好是口鼻交替呼吸。此外,有条件的可尝试做耐寒锻炼,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以预防感冒。

第三,居室通风换气。晨起或白天阳光比较好时通风半小时,将窗子打开一道缝,增加室内的湿度,消除干燥空气中悬浮的尘埃,避免室内空气污染引发或加重病情。

第四,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大多体质过敏,或有过敏史。这类人群要注意家中空气洁净,做好卫生保洁工作,清除污染物,避免诱发过敏。

支气管炎和哮喘等人群:防治用药需常备

除了以上注意事项之外,针对支气管炎和哮喘等人群,无论是否处于病期,治病预防的常用药物需要随时准备,以应对不时之需。

当然,由于支气管炎和哮喘属于呼吸道难愈类疾病,患者在选择治疗药物时,一定要做到不盲目相信“彻底治愈”等虚假宣传类产品,更不可迷信抗生素、激素等急速疗效类产品。呼吸系统疾病不同发作阶段,感染的病菌种类均不相同,因此需要用不同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而过量使用抗生素的后果就是患者体内会产生抗药性,严重的甚至会对患者的肝脏功能造成损伤。


相对急功近利的抗生素,呼吸专家更青睐白葡奈氏菌片等无激素、抗生素和毒素的生物制剂类产品。白葡奈氏菌片商品名气片,是一款在临床上备受推崇的支气管炎和哮喘预防和治疗药品,由国内药企巨头齐鲁制药生产。白葡奈氏菌片由白色葡萄球菌、奈瑟卡他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三种灭活菌体制成,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胞壁酸可作用于咳嗽中枢,抑制咳嗽反射,调节植物神经,抑制痰液分泌。奈瑟卡他球中的脂多糖可诱生干扰素,增强自身免疫力,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效果。气片药性温和,人体不适感极低,患者口服10天左右可看到明显治疗效果。

从临床用药反馈结果,气片除了具有快速止咳、平喘等功效之外,还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发病几率,避免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反复发作。当然,专家建议患者进入缓解期后,也需要长期备用气片,做到随时预防,抑制发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雾霾治疗是长远计划。在蓝天白云和鸟语花香重新成为环境常态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自己,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量维持生活的健康品质。

(责编:王玲 )
分享
相关资讯 更多
相关问题
相关健康数据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