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动胎教
运动胎教是指准妈妈适时、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帮助胎儿活动,从而促进胎儿大脑及肌肉的健康发育,有利于准妈妈正常妊娠和顺利分娩。
运动胎教包括以下几项:早晨散步;孕妇足尖运动;踝关节运动;搓脚心运动;膝胸卧位;骨盆韧带运动;盆底肌肉运动;站立;行走;手指健脑操;腹式呼吸。
运动胎教五大好处
1、可促进胎宝宝的大脑发育
准妈妈做运动时,可向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促使大脑释放脑啡肽等有益的物质,通过胎盘进入胎宝宝体内;准妈妈运动还会使羊水摇动,摇动的羊水可刺激胎宝宝全身皮肤,就像在给胎宝宝做按摩。这些都十分利于胎宝宝的大脑发育,使宝宝出生后更聪明。
2、促进胎宝宝正常生长发育
运动不仅能使准妈妈自身健康,也能增加胎宝宝的血液供氧,加快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3、防止胎宝宝长成肥胖儿
准妈妈经常做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控制准妈妈自身的体重增长,减少脂肪细胞,还可以给胎宝宝减肥,即出生少脂肪细胞宝宝的概率大。这样,既可防止生出巨大儿,有利于自然分娩,又为避免肥胖症、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奠定了良好的先天物质基础。
4、帮助胎宝宝形成良好个性
孕期不适常会使准妈妈情绪波动,胎宝宝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化。运动有助于改善准妈妈身体疲劳和不适感,保持心情舒畅,利于胎宝宝形成良好的性格。
5、促使准妈妈、胎宝宝吸收钙
准妈妈去户外或公园里运动,可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阳光中的紫外线还使皮肤中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 D,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利用。既有利于胎宝宝骨骼发育,又可防止准妈妈发生骨质软化症。
孕期小知识
● 运动胎教对准妈妈的好处 ●
1、控制准妈妈体重增长运动可帮助准妈妈身体消耗过多的热量,同时促进代谢,减轻身体水肿,使体重不致增长过快。
2、减轻准妈妈身体不适感准妈妈适当运动,如做孕妇体操,可促进新陈代谢和心肺功能,加快血液循环,防止便秘和静脉曲张的发生,并可减轻日益增大的子宫引起的腰痛、腰酸及腰部沉重感。
3、增强自然分娩的自信心适当运动可使大脑运动中枢兴奋,有效地抑制思维中枢,从而减轻大脑的疲劳感。这样,可缓解准妈妈对怀孕、分娩产生的紧张情绪,增加自然分娩的自信心。
4、为顺利分娩创造良好条件运动可增强准妈妈腹肌、腰背肌和盆底肌的力量和弹性,使关节、韧带变得柔软、松弛,有利于分娩时放松肌肉,减少产道阻力,增加胎宝宝娩出的动力,为顺利分娩创造良好的条件。
5、有利于产后体形恢复
运动可使准妈妈在分娩时减轻产痛,缩短产程,减少产道裂伤和产后出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坚持做孕妇体操的准妈妈,正常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未做健身操者,产程也往往较短。
孕早期的五式运动胎教
姿势一:坐在地板上,二足在脚踝处交叉,轻轻地把两膝推向下,或两足底相对合在一起,且向下轻压两膝。每天两次,每次二十遍。
功效:有助于增强骨盆底部肌肉的韧性及伸展大腿的肌肉。
姿势二:平躺,膝盖弯曲,双脚底平贴地面,同时下腹肌肉收缩,使臀部稍微抬离地板,然后再放下。做此运动时同时配合呼吸控制,先自鼻孔吸入一口气,然后自口中慢慢吐气,吐气时将背部压向地面至收缩腹部,放松背部及腹部时再吸气,吐气后会觉得背部比以前平坦。
功效:减轻疲劳,预防腰酸背痛。
姿势三:缩臀,肩微向后,两臂放松,抬头,收下巴,要经常保持良好的姿势。
功效:避免腰酸背痛。
姿势四:平躺,两手置身旁两侧作
一个廓清式呼吸。慢慢抬起右腿,脚尖向前伸直,同时慢慢自鼻孔吸入一口气,注意两膝要打直。然后脚掌向上屈曲,右腿慢慢放回地上,同时自口呼出一口气。接着左腿以同样动作做一次。注意吸气和呼气,要与腿的抬高及放下配合进行。当抬腿时两脚尖尽量向前伸直,腿放下时脚掌向上屈曲,膝盖要保持挺直,每一侧腿脚各五次。
功效:增强腿部后半边肌肉韧带的柔韧程度。
姿势五:平躺,手臂和身体成直角向外伸开,作廓清式呼吸,即深吸一口气,大力吐一口气。慢慢抬起右腿,脚尖向前伸直,同时自鼻孔吸入一口气,再自口吐气时,脚掌向上屈曲,同时右腿向右侧外方伸展,慢慢放下右腿,使靠近右手臂位置。然后脚尖再度向前伸直,自鼻孔吸气并抬高右腿,接着一面自口吐气,一面将右腿放回最初位置的地板上。左腿同样做一次,注意没有抬高的腿要保持平贴地面。每一侧腿脚各三次。
功效:促进下半身血液循环,增强骨盆关节力量。
温馨示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使胎儿生长发育得更好胎教理论主张对胎儿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激发胎儿运动的积极性,促进胎儿身心发育。我们可以通过对胎动的观察来了解胎儿的健康。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胎动的强弱和胎动的频率可以预示胎儿在母体内的健康状况。羊水环绕着胎儿,对外来的作用力具有缓冲的作用,可以保护胎儿。所以准妈妈对胎儿进行运动训练时并不会直接碰到胎儿,这一点准妈妈可以放心。同时,对胎儿的运动训练应当注意:在妊娠12周内及临产期均不宜训练,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的准妈妈也不宜进行训练。手法要轻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每次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否则将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