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母乳性黄疸的护理方法

2016/12/26 15:44:08

专家介绍,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某种疾病而引发的黄疸,主要特点是黄疸出现得比较早,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就会出现,而且黄疸的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复现。引发病理性黄疸的疾病较多,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以及一些遗传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大约有50%至60%的足月新生宝贝和80%以上的早产宝贝,在出生后2至3天就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种黄疸在4至5天达到高峰,一般表现比较轻微,仅有皮肤和巩膜(白眼球部分)轻微发黄。宝贝的全身状态通常较好,每天照样能吃能喝,精神活泼,2周左右黄疸就会自行消退。当然,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些,但一般也不会超过3至4周。

大约有1%母乳喂养的宝贝可能发生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一种酶的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一般是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开始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在一起,但在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应该消退时,黄疸却持续不退或又缓慢地加重。如果宝贝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但全身状态仍然很好,一般考虑是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3天,如果黄疸减轻就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如果较轻,可以继续吃母乳;如果较重,暂停几天母乳,待黄疸减轻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专家提醒,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新生儿黄疸怎么护理

新生儿黄疸护理分两类:1、生理黄疸,生理黄疸的孩子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多半是喂母乳或逐渐奶水的量不足,这时护理要注意合理的母乳喂养,把母乳量喂足,适度的加上一些水份,能够帮助生理黄疸尽快消散。2、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如果给与确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医护,针对不同的病因医护不同:来自肝胆系统病症的生理性黄疸医护包含:合理的喂养、抗生素的使用、胆道系统的常规体检,如果是来自溶血性的黄疸或者感染性的黄疸,医护有别于肝胆系统的黄疸,如果是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的治疗,及其其他相关对症药品的服食。

Q:新生儿黄疸护理?

不要着急,黄疸指标不超过12.5mg的,也就是宝宝上肢和膝关节以下不黄,手脚心不黄,都是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可能性很大,要给宝贝喂养充足,吃的多排泄多黄疸会退的快,不要给宝宝喂糖水,可以将母乳加热到56度,15分钟,晾温后再给宝宝喝,没必要停母乳,宝宝也辛苦妈妈也辛苦.母乳性黄疸大约2个月消退

Q: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哺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以及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如果严重的话,可能需要停止进行母乳喂养,看黄疸是否有好转,如果胆红素值较高并且有引起和黄疸时可能需要积极的到医院就诊,并且给予蓝光照射。必要时还可能需要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药物的用法用量根据医嘱执行。在家庭护理当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食欲,睡眠等一般情况。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