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应该如何正确保存母乳

2016/12/22 14:00:35

母乳保存法:

产假结束后,一直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不能按时哺乳,这可怎么办?如何才能做到既坚持母乳喂养,又不耽误工作呢?

提前准备篇——调整哺乳时间、积蓄母乳

调整时间——妈妈上班前1—2周,开始给宝宝打心理“预防针”,根据妈妈上班后的作息时间,调整、安排好宝宝的哺乳时间,给宝宝一个适应过程。如果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近,可以在上班前喂饱,午休时回家喂奶一次,下班后再喂,加上夜间的几次喂奶,基本上就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如果离家远,可以事先将母乳挤出来储存好,请家人代喂1—2次,晚上回到家再喂奶。

积蓄母乳——可以提前1—2周挤出一些母乳储存备用,将挤出的母乳装至容器内冷冻或冷藏保存。

实际操作篇——用具、储奶、解冻

第一步——准备用具

准备好吸奶器及储奶用具——最好使用适宜冷冻的、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如母乳保鲜袋,其次为玻璃制品,最好不要用金属制品,母乳中的活性因子会附着在玻璃或金属上,降低母乳的养分。

第二步——吸奶

可以在上班前一天或在上班前将母乳挤出储存,并在容器外贴上挤奶的日期及时间,这样便清楚地知道母乳保存的期限,以免不洁、过期导致细菌滋生,引起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即使再忙,妈妈也要保证每3小时吸一次奶,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奶胀和泌乳量的减少,使母乳喂养可以更好地继续下去。吸出的奶同样可以储存起来,让宝宝不必因为吃不到母乳而烦恼。如果单位没有冷藏设备,妈妈可以准备一个迷你小冰箱,暂时储存,回到家要尽快让宝宝吃掉或送至冰箱冷藏。

第三步——储存

装母乳的容器要留点空隙,不要装得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很紧,以防容器冷冻结冰而胀破。 最好将母乳分成小份冷冻或冷藏,方便家人或保姆根据宝宝的食量喂食,不会浪费,并要贴上标签,记上日期。

(责编:陈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蜂皇浆的正确保存和服用方法

蜂王浆贮存需冷藏或冰冻,4℃左右冷藏期为3个月,-5℃左右冷冻保存一年,-18℃以下保存两年以上。没有冷藏、冷冻条件的,可掺入蜂蜜在室温条件下供临时食用和保存。 蜂王浆如何食用? 蜂王浆食用时间:一般是早餐前30分钟到1小时,晚上入睡前30分钟左右食用,早晚各一次。 食用方法:最好将蜂王浆放入口中含服,慢慢咽下,使人体充分吸收。不可用热开水冲服,否则会大量营养成分遇热损失。如不适应蜂王浆的味道,可用蜂蜜2份,鲜蜂王浆1份混合后用温开水冲服,与蜂蜜蜂花同时食用也行,但最好是单独食用。

Q:挤出来的奶如何保存

可以提前1—2周挤出一些母乳储存备用,将挤出的母乳装至容器内冷冻或冷藏保存。最好使用适宜冷冻的、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如母乳保鲜袋,其次为玻璃制品,最好不要用金属制品,母乳中的活性因子会附着在玻璃或金属上,降低母乳的养分。15℃室温内可保存24小时;19—22℃室温内可保存10小时;25℃室温内可保存6小时;冰箱冷藏室保存:0—4℃冷藏可保存8天;

Q:母乳如何保存?

1、室温保存:*初乳(产后6天之内挤出的奶)27–32摄氏度室温内可保存12个小时;*成熟母乳(产后6天以后挤出的奶)5摄氏度室温内可保存24小时、19-22摄氏度室温内可保存10小时、25摄氏度室温内可保存6小时;2、冰箱冷藏室保存:0–4摄氏度冷藏可保存8天;3、冷冻保存:母乳冷冻保存与冷冻箱的情况有关:*如果是冰箱冷藏室里边带有的小冷冻盒,保存期为两周;*如果是和冷藏室分开的冷冻室,但是经常开关门拿取物品,保存期为3-4个月;*如果是深度冷冻室,温度保持在0度以下,并不经常开门,则保存期长达6个月以上。母乳冷冻最好使用适宜冷冻的、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其次为玻璃制品,最好不用金属制品,这是因为母乳中的活性因子会附着在玻璃或金属上,从而降低母乳的养分。储存过的母乳会分解,看上去有点发蓝、发黄或者发棕色,这都是正常的。冷冻的母乳在解冻时,应该先用冷水冲洗密封袋,逐渐加入热水,直至母乳完全解冻并升至适宜哺喂的温度。4、不要将母乳直接用炉火或者微波炉加热,这样会破坏母乳中的养分。有时候妈妈在公司里面把奶挤出来晚上再带回家,如果有的公司没有冰箱,最好带一个小包里面放一些冰块这样可以冷藏,如果没有办法的话,家离的不远也没有太大关系。在常温如果家里的温度15度左右的话,其实母乳在常温下应该能保存24小时。如果温度高一点19—22度,可以保存10个小时。如果温度是25度,可以保存4—6小时,如果30—38度保存四个小时。可以带一个小包,里面放一些冰块,这样可以比较有保证。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